广府文化》第二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广府文化》年刊 > 《广府文化》第二辑 > 正文

探寻多方博弈的平衡:开平碉楼遗产文化生态学

2021-04-08 13:32:05 来源:广府文化 第6辑 点击: 作者:文一峰

一、 开平碉楼:世界遗产与旅游发展的问题

(一)申遗过程

2000年,开平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得到了广东省的大力支持。2001年,开平碉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接受审理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申报;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后历经8年时间,过程充满艰辛。刚开始,国内权威评估专家都对开平碉楼申遗工作并不看好;在连续几年作为中国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二选一”申遗项目而开平碉楼均落榜之后(均由另一项目入选),2007年,开平碉楼以中国唯一申报项目最终入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个故事离不开这样的背景:广东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中国各方面发展的排头兵,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当时中国已有30多项世界遗产地,而广东一个也没有,显出了广东在文化建设工作方面相对落后的局面。因此,广东的申遗工作甚至得到了中央领导的特别支持。开平碉楼及村落的“申遗”过程投入超过一亿元人民币。尽管投入巨大,但其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用当时广东省旅游局副局长曾维炳的话说,“开平碉楼的申遗成功是为广东旅游正名树碑的大事”[1]

(二)世遗标准

开平碉楼之所以能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归根结底是符合世界科教文组织的世界遗产标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即:作为人类天才的创造力的杰作;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人类价值观的重要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能为延续至今或业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是一种建筑、建筑或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人类历史上一个( 或几个) 重要阶段;是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 或几种) 文化或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当它面临不可逆变化的影响而变得脆弱;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活传统、观点、信仰、艺术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有形的联系。(委员会认为本标准最好与其他标准一起使用);

另外还强调,只有同时具有完整性和/或真实性的特征,且有恰当的保护和管理机制确保遗产得到保护,遗产才能被视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三)开平碉楼遗产价值

比照世遗标准,开平碉楼是当地华侨早年回国兴建的一种中西合璧、居守兼备的独具特色的乡土建筑。它遍布城乡,姿态各异,与周边的稻田、河流、竹林、果园相互映衬,构成了一道迷人的历史文化景观。同时,开平碉楼又具有丰富的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多得的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据开平市碉楼办有关负责人的介绍,开平碉楼“申遗”的四条理由,是由国内“申遗”专家和著名学者高度概括提炼而产生的,完全合乎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这四条理由为:

◆开平碉楼与村落在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等方面,既是自古以来一种独特文化传统的延续,又是人类不同文明交融的美丽结晶,展现了不同文化价值的交汇以及岭南侨乡建筑和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的演变与发展,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评定标准Ⅱ。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稻作文化区域历史上长期动乱的社会生活形态的见证和综合产物,也显现出传统乡村社会向近现代文明发展的进程以及移民文化的特殊历程,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评定标准Ⅲ。

◆开平碉楼与村落最典型地代表着一种独具艺术风格、地域特色、时代标志和审美价值的建筑类型和乡村规划,展现了人类建筑文化交流与景观组合的一个杰出品类,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评定标准Ⅳ。

◆别致、挺拔的碉楼与传统、质朴的村落、竹林、果园、山水和稻田,共同构成优美的文化景观,杰出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评定标准Ⅴ。

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申遗”,是中国岭南文化独特性的一次完美展示,使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分布更加合理。

(四)旅游发展

开平碉楼申遗成功,旅游似乎由冷骤热。[2]申遗成功后的世遗效应一段时间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2007年开平碉楼游客接待数量迅速增加,与申遗之前的对比十分明显,当年接待游客达100多万人次。但后来游客逐渐冷清下来,仅仅过了两年,以两个遗产核心区村落为例,2009年自立村接待游客26.9万人次,马降龙村15.7万人次[3],相比较大多数中国世界遗产地而言,游客数量明显相对较少。很多遗产地因为过度的旅游发展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负面问题,而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却陷入了另一种尴尬:绝大对数遗产建筑在绝大多数时间陷入了门可罗雀的窘境和“一把锁”的关闭命运。对于不少景点来说,成为世界遗产就意味会带来大量的旅游收入以及更好的遗产保护与开发。但开平碉楼申遗成功3年后,碉楼的开发与保护竟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存在着资金缺乏、托管难和开发不足等问题。[4]

目前开平碉楼的主要客源来自广东的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和深圳等周边地区,而且游客身份多为政府人员、教师、学生和华侨身份。对于开平碉楼而言,其资源禀赋较多偏向于满足文化旅游,研学旅游者有较高水平的满意度,对休闲娱乐的旅游者而言带来的却是较低的满意度。

从《雅典宪章》强调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背景(setting)完整性来看,“开平碉楼村落”与附近的山坡、水塘、竹林、榕树等自然环境合为一体,表现了文化景观融合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的特色,但在整体上还缺乏震撼效果(见图2)。目前,对于开平碉楼的开发限于博物馆模式和民宿模式,这两种模式由于自身资源条件的局限性,发展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开平碉楼的建筑和外部景观环境有一定特色,但对其深度欣赏却受限于游客和探寻人员的文化学识背景。而开平碉楼更主要的问题存在于建筑的内部:一是碉楼内部文物太少,不足以支撑展现整个华侨文化,而且从根本上来说,五邑侨乡的移民文化和碉楼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很难对广泛的游客产生持续的吸引力;二是碉楼内部装饰与空间效果相对简陋,所展示文物基本雷同,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从旅游的根本要素来看:一是存在一定的旅游资源,这是旅游产生的客观基础。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如何保护延续好遗产资源显得极其重要,特别是要保护好遗产的原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旅游的主观体验,这是旅游产生的根本动力。从相关于遗产的文化旅游而言,原真性的主观体验有两种根本方式:一是观赏他者的真实生活和场景;二是幻想性地生活在自己的另一种“别样人生”。上述两种体验经常交织在一起,其实质是产生一种充满魅力的“异托邦”心境,因而从日常的角色和习惯中摆脱出来。以存在主义的观点而言,旅游关涉自我的“原真性”(主观的原真性)的建构,也就是我们通俗所言的“真我的风采”。这正是很多古镇古村旅游开发成功的秘诀所在。


二、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开发策略

图1 开平碉楼遗产

图2 开平碉楼乡村景色

开平碉楼建造兴盛的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及其前后[5](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有近百年历史;与极少早期遗留下来的传统防御性碉楼建筑不同,这一时期代表了与外来文化结合的建筑样式和装饰风格特点,西方国家的建筑样式和符号——外廊、拱券、山花开始流行,开平现存比较著名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较高艺术价值的碉楼几乎都是此时期建造的,这也是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部分。开平碉楼是广东华侨文化和乡村社会转型的历史见证,其东西方结合的建筑艺术具有独特意义。对开平碉楼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建筑特征入手,二是从文化内涵入手。以往我们对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强调物质遗产方面,近年来则转移到注重提升遗产的公众教育功能和着眼于社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以这样的着眼点,可以从新看待开平碉楼的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一)开平碉楼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开平碉楼,过去曾为开平人防涝、御匪、抗敌、居住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开平碉楼仍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有学者认为,经过修缮和有效保护, 可以用于游览观光, 也可以建成主题公园,进行历史和文化的教育,造福于子孙后代。经过统一规划,分步分点建设,可形成集旅游、传统村落文化和饮食于一体的碉楼风景区,以带动开平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开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棘手的问题。

相关学者对于开平碉楼的开发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提出建议。如,从政府管制、社区参与、公众监督到评估体系、资源开发管理模式等角度进行研究;从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视角,阐述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资产、技术等不对等而产生的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开平碉楼仅在旅游开发过程便已牵涉到各方面利益相关者,总结起来主要有6个:文物局、旅游局、旅游者、当地政府、当地居民、广东开平碉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6]如果从更广阔的遗产保护视角来看,还涉及到相关学者和研究机构、各级文化遗产管理人员、社会文化遗产保护关怀者等等。

(二)保护性规划中存在的不足

对遗产地进行规划是学者和研究机构介入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目前对于开平碉楼的保护规划,主要有北京大学制订的“整体规划”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拟就的“详细规划”。二者各有侧重点,但均对碉楼的保护管理方式或过于简略或绝少涉及。另外,对碉楼本体的规划涉及较多,针对碉楼维修与保护也提出了保护原则与具体的方法,但对碉楼非物质形态的保护涉及较少。张惠婕认为,开平碉楼遗产不仅是独特的建筑艺术,而且是华侨文化的典型代表,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整体景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同样非常重要,因此保护规划好碉楼文化和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十分必要,应当就民俗文化的保护规划制定一套体系,规划中不能忽视这方面的保护方案的制定。[7]对于开平碉楼来说,碉楼本体的保护与非物质形态文化的保护同等重要。古今中外的实践也表明,只有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凸显文化遗产的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风景和自然文化的需求者。

(三)遗产活化再利用

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防御贼匪、抵御洪涝、抵御械斗是开平碉楼最重要的三大历史用途,也是开平碉楼建造的原因。[8]时至今日,开平碉楼原有的这些历史用途已基本丧失。根据开平市文物局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现存1833 座碉楼中,仍在使用(含村民改建后使用) 的碉楼仅60 余座,其余的都处于空置状态。张万胜根据自力村配套设施的情况现状、遗产地对外展示、乡土文化传承、村民需求及游客需求等情况,提出4 种活化模式,即建立“开平漂洋华工纪念馆”、“五邑侨乡非物质文化体验馆”、“游客及居民交流中心”及“乡土旅社”。

“开平漂洋华工纪念馆”将对开平地区华侨远渡重洋的历史进行展示和缅怀,重新唤起大家对开平华侨们的记忆和尊敬;“五邑侨乡非物质文化体验馆”将对五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进行专题推广和展示,使游客及民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五邑地区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及居民交流中心”的作用是提升遗产地的配套设施水平,同时增进游客与村民的情感交流;“乡土旅社”将重新激活云幻楼等原有居住功能,传承和推广开平传统人居生活理念。4 种活化模式既延续了碉楼原有的使用功能,又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9]然而,无论赋予碉楼何种新的使用功能,均需对其进行改造,如改善自然通风采光、加装水电暖通支撑系统等。新的改造干预无可避免地会对碉楼产生影响,如何将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是要解决的后续问题。

地处岭南地区的开平碉楼可以看作是华侨文化反哺的成果,无论从外部造型到内部空间结构、使用功能,都充分体现出岭南建筑的特点。如建筑物顶部功能上的多层斜坡顶,可隔热遮阳;外立面色彩以浅色和灰色为主,装饰自然。因气候温和,露台、长廊等开放性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人们的活动空间与自然的接触更为紧密和融洽,形成岭南建筑装饰空间的自由、流畅、开敞的特点,开平碉楼在面对当时外来文化冲击时表现出来的包容和开放的文化态度,也正是未来设计发展的诉求。

开平碉楼在当代的活化再利用依然存在一些棘手的根本问题:开平碉楼分布广泛,1800多座碉楼散落于开平市境内各个乡镇16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旅游开发难度大,投资成本高。不同的行政地域单元不利于建立有效的统一保护与管理机制。开平碉楼原有的历史防御功能完全丧失,而其居住功能则与现代居住的生活条件有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碉楼的使用率降低。

陈耀华基于开平碉楼与村落基本特征的研究,比照全国传统村落认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着普遍性问题:一是村落环境的改变;二是村落建筑本体的破坏;三是村落内在功能的蜕化;四是村落非物质文化的遗失。这些问题在开平雕楼的活化与利用中同样存在。

(四)遗产开发模式

在我国,普遍承认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从遗产保护领域学者的观点来看,大多主张遗产的开发以维持遗产地文化原生态为重点;然而,

从当地政府而言,遗产地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更具吸引力。我国大多数遗产(旅游)资源开发采取了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的模式,社区参与边缘化。我国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反映了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引发了不少极端例子。徐亚娟在研究龙母文化中涉及中国的遗产保护所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她认为,在经济驱动下开发传统遗产文化,势必造成传统文化主体性的丧失,进而造成传统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时代的悲剧命运。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市场经济的时代如何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为经济搭台的产业文化将向何处发展?不能为经济搭台的文化我们还需要么?[10]这样一些问题的答案变得不得而知。更极端的例子有如,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火龙”成功注册商标,标识在舞龙队员的着装、龙舞套路、火花释放等项目上,使铜梁火龙与假冒使铜梁火龙的龙舞有所区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遗产。[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本来就是长期流行于地方、大众参与的自然而然的文化生活现象,而类似“铜梁火龙”的例子则完全弯曲成了部门的经济利益和纯粹的商业活动,这不得不说,在当代何为“文化”成为了真真正正的问题。

三、遗产的主位文化观

(一)原真性文化生态学钻石模型

要厘清上述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从遗产的根本价值观入手, 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建立如下理论模型,形成一幅看清问题的完整图景和解决问题的路径地图。

遗产的原真性(真实性)是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遗产原真性文化生态学钻石模型如下图:

12929

客观原真性,是指遗产物质实体的原真性。主观原真性是文化遗产所引发的主体性的存在于世的原真体验和产生的意义。主观原真性有最基本的两种方式,首先是主位的方式,其次是客位的方式。主位原真性,强调的是遗产继承延续了原住民的真实历史文脉和融入当地人的本土文化真实生活。客位原真性,是指不以主位的身份参与到文化遗产的各项活动和事业之中,而是主要以社会建构的方式完成对遗产原真性的认可、鉴定和欣赏。

文化遗产原真性生态学理论模型揭示了两个基本意涵:其一是,客观原真性、主观原真性和主位原真性、客位原真性处于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之中,遗产的原真性文化的能量在此系统中循环;其二,可以看出,主位原真性与所有其他原真性都处于直接的交互关系中,主位文化原真性处于遗产文化生态链的核心生态位。之所以强调主位文化原真性处于遗产文化生态链的核心生态位,是基于如下理由:

1、存在某种物质遗存或空间场所,是文化遗产(尤其指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前提,但这种客观的原真性是由主位文化的原真性建构起来的并且需要主位文化赋予其意义,他们之间存在一种由主位文化主导的互文关系。

2、客位的原真性本身就是相对主位原真性而言,并且前者依赖于后者。

3、主观原真性与主位原真性有着深度的交互作用。

(二)历史文化保护区

1986年,国务院颁布转批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首次对“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了定义。历史文化区域以更广阔的尺度保护历史街区、古建筑群体、传统村落所体现的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区”不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实质正是要限制对于经济活动迅速扩张可能带来文化安全问题的思考。同时,以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文化保护区”也不是僵化的封存的历史文化区域,而是要形成一种良性的文化生态的循环和平衡。把开平碉楼与村落遗产看成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有助于保护开平碉楼与村落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历史文化保护区首先要保护一个区域的活的文化,开平碉楼的问题就在于作为物质遗产的碉楼基本空置,其原真的传统的活态文化已然消失。因此,如何修复和发展出开平碉楼遗产的新的文化生态平衡既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也因而涉及一个长远的文化发展策略和出发点的问题。在这方面遗产原真性文化生态学钻石模型能够给予某些理论启示。

(三)仓东计划

仓东教育基地(驻于一座民国时期翻新过的传统祠堂内,见图3),又称仓东计划,由开平本地人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谭金花教授发起创办于2011年。项目以仓东村为“文化保育实验场”,旨在推广有地方性特色的文化遗产保育理念。通过传统建筑修复利用和社区营造,探索中国古村落及本土文化发展的新道路。

仓东计划秉持如下保育理念:

1、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拒绝发展,更非凝固历史,阻止改变,而是在时代变迁中,积极地去管理和应对遗产的改变步伐,使遗产不至于瞬间消失,让我们的后代还有认识祖先留下的遗产的机会;

2、文化遗产保育的主要目的与精神并不是单单为了保留那些古朴华丽的建筑,还为了了解那片土地,更重要的是居民对当地文化遗产所产生的感动与认同;

3、文化遗产保育最重要的是保护当地的居民,保护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建立当地人的遗产自豪感,建立归属感和文化自信心,这样的地方才能让人感动,才有地方精神。

仓东计划从“人、文、地、景、产”五个方面来营造社区。以延续乡村文脉、振兴本土文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体验空间与侨民回乡寻根情感空间为发展愿景,并建立研究与教育实践基地,为人们提供学习与传播文化遗产保育知识的平台。基地积极参与协助地方古迹复建工作,如重建村后对仓东村有独特意义的一座独有的村民信仰的海神庙,延续了地方风物(见图4)。仓东计划项目获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笔者认为项目是以主位文化观进行遗产保护的有益探索,为修复和形成遗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良好文化生态提供了一个实践案例。

图3 仓东教育基地

图4 复建的仓东海神庙

四、结语

本文梳理了在开平碉楼遗产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涉及遗产价值观的原真性文化生态学理论模型,描绘了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美好的宏观愿景,进而试图引导出一种正确的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策略。本文远没有给出实践中具体操作的答案,只是希望藉此抛砖引玉,以引起相关思考。

(本文原载纪德君、曾大兴主编《广府文化》(第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

注释:


[1]戎明昌 钟达文:《江门市旅游局长透露“开平碉楼酝酿提高门票价格”》,《南方日报》2007年9月2日第004版。

[2]陈惠芬:《开平碉楼:申遗成功由冷骤热》,《中国旅游报》2007年7月16日第005版。

[3]杨英:《基于产权制度视角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机制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倪珊珊:《开平碉楼申遗后所面临的困境与开发策略》,《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2期(下),第172页。

[5]杜凡丁:《开平碉楼历史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6]同3

[7]张惠婕:《开平碉楼保护性规划研究》,《生态环境保护》20 13年8月下半月刊。

[8]张国雄:《开平碉楼》,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张万胜:《开平碉楼活化利用探索——以自力村四座碉楼为例》,《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8月第3期。

[10]徐亚娟:《近百年龙母传说研究综述》,《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11]梁春梅,王娟:《关于旅游产品的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中国地名》2010年第11期。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