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宗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大观 > 民俗宗教 > 正文

廣東風情典故——廣東各處的服飾變遷

2012-03-30 10:33:02 来源: 点击: 作者:

⒈佛山服飾的變遷

佛山曆史悠久,民間男女服裝,在各朝代中多有不同。以明代爲例,男士多盤發、戴頭巾、手持蘇扇,身穿藍袍或青、白色衣衫,足著鞋襪。其中百姓則著青、黑色便服;武士們多著黑色衣服,腰束帶子;富貴人家婦女則蓄發帶包頭配以珠、玉、金、銀、寶石的钗、簪、環類的首飾,身穿绫羅或錦繡衣裙,足穿珠履或鞋;壹般婦女則是荊钗布裙或便服布履。

清代時,男子不盤發而紮長辮,下垂于身後,頭帶冠(帽)。當時,民間的服裝有便服(對胸衫、褲)、祭服、禮服、壽袍、裘服、長衫、馬褂和朝服(含各色晶頂鳥翎)紅纓帽和官差服裝。婦女除旗裝外,富貴人家多是錦繡衣裙、披肩霞帔、棉襖、百摺裙等;壹般婦女多是大衿衫褲或鑲邊,少女則穿細衫(束乳內衣)。在清代中葉時,服裝原料多用绫、羅、綢、绉、緞、絹、刺繡和京青麻、葛等布,用紗、綢、薯莨、土布等制成服裝。當時的衫鈕,多用銅制的花身、光身等大小不壹的銅鈕。這種服飾至民國初才消失。

民國年代,由于有洋布、洋紗、絨料侵入市場,因而當時服裝有中山裝、西裝(洋服)、軍裝、警服、民間服裝等類型。當時男子普遍所著多是中山裝、洋服(西裝)、絨大婁、絨中婁、棉衲、長棉袍、棉套褲、绉紗、軟緞、天然綢、禮服絨等長衫和馬褂,絲織的點梅紗、雲紗、官紗、白綢、黑膠綢、茨莨、竹紗、大成藍、禮服絨各式土布等短衫褲。但男服曾壹度著過左衿的大衿衫。婦女們服裝,多以紗、綢、绉、緞、大成藍、土洋布等做大衿衫褲,並以綢、緞繡制成長裙。此外還有針織內衣(笠衫)與領帶恤衫、手套等。

帽 清代後計有:紅纓帽、軟緞圓形棗頂硬身禮帽。民間時期有軟緞尖形棗頂軟身禮帽、布造孩童的獅頭帽。此外還有氈帽、絨或布鴨舌帽,水松木通帽、草帽、遮太陽白紗涼帽、竹帽等。

襪 清代先後有布襪、棉紗襪。民國時期有針織黑、白洋紗襪和手襪(手套)。

鞋 清呆先後有布鞋(唐鞋)、官靴。民國時有革履(西裝鞋)、皮鞋、布或絨面的圓頭鞋、豬鼻雲鞋、雙梁鞋、湛底鞋(尖頭高根皮鞋)孩童繡花鞋、橡膠鞋、橡膠水鞋、明膠鞋、利便鞋、皮拖鞋、串珠拖鞋、婦女的繡花鞋(含紮腳鞋)等。

屐 清代先後有高低大小棕面木屐、棉布帶白身木屐。孩童的皮制豬仔屐。民國時有皮帶白身屐,添皮帶漆黑木屐和黑漆底繪有花鳥圖案的木屐。

首飾 清代民國有玉钏、金、銀玉的戒指(約指),鏡、銀、珠項鏈(現代男人有戴);鑽石戒指、珍珠和金手鏈、金钏、金銀珠玉的钗、簪、耳環、額雲、衫鈕等首飾。此外還有男子的金陀表金鏈。

發型 清代先後有婦人的圓髻、扁髻、高髻、盤龍髻、馬鞍髻;未婚少女則梳留荏大松辮或雙辮,男女小孩則紮羊角髻或鼓架髻(三角形)、成人則留長辮。男子則拖長辮,頭上額後剃光近半。民國時男子剪辮後,發型有剃光、剪光、或平頭裝、軍裝、西裝等。民初婦女仍留長辮和髻。1938年以後婦女們多剪辮髻而趨時髦,入理發店理發、卷發、電發求裝飾。

紐扣 民國時型式有壹自、桃、杏、梅花、蝴蝶等布紐和洋鴨舌紐、牛骨的黑、白紐。現代多用各色的塑料紐。

民國時服裝配襯用品有袋表、手表、水筆、眼鏡、拐杖、公事皮包、象牙扇、蘇扇、夾邊巾、手影機等。現代則有皮手袋、皮夾、皮挂包、布旅行包、圓珠筆、簽字筆、編制袋、電子表、彩色攝影機、折傘等。

現在,民間男女,對于衣服裝飾多崇尚時髦,穿著日新月異,有各種布料制成的連衣裙、牛仔褲、印花、對胸衫等。婦女們則穿露胸無袖內衣和短裙、短褲等千種萬樣的奇裝異服,年年不同。過時的則棄而另購新式的。

⒉潮汕服裝的演變

舊時,潮汕富者夏著绫雲綢緞,冬披以裘甲。平民夏穿苎布,冬穿自織土布。款式較常見的爲開胸、大筒兩款。城鎮男子穿長袍,以長袍馬褂爲制服;農村男子多穿便衫,接頭褲;女子衣長及膝,或穿褲裙,大襟衫。客家裁制衣服,喜藍、黑、深灰色布料,吉慶喜著紅色服裝。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期,布料奇缺,縣民壹般服裝以藍士林、黑土布爲主。40年代後期,城鎮男著西裝女穿旗袍趨盛。50年代至60年代初男子穿著盛行學生裝、中山裝、列甯裝、青年裝。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男女穿著幾乎清壹色軍幹服、軍便服,顔色爲草綠色或深灰色。80年代男女服裝布質以呢、羽、尼龍、的確良、喬奇、絲綢等爲主,款色新穎。有西裝、獵裝;茄克衫、恤衫、蝙蝠衫;喇叭褲、牛仔褲、直筒褲;太空褛、中褛、長褛;登山服、運動服、泳裝等等。女青年還有各式連衣裙、折裙、西裝套裙;旗袍、蝶式衣等,五顔六色,爭奇鬥豔。唯老年人衣服變化不大。

⒊梅縣客家人的服飾特色

客家人的衣著穿戴,包括衣服、鞋、帽、裙、帕、首飾和雨具等項。古時衣著皆爲漢唐服制遺風,比較古樸、大方,偏寬偏長,色偏深,多黑、藍、灰色,只有夏季用苎麻紡織的白布,富家用白綢緞。直至清末仍大體如此。茲分別略述如下:衣服平時壹般人家衣服,男女無多大區別,上衣是“大襟衫”,右邊斜下開襟,安布鈕扣,講究的用銅鈕,女服只在襟邊加壹二條邊(講究的繡花邊),以示男女之別。衣服袖子寬長,袖口寬壹尺左右。男裝另壹式是“長衫”,俗稱“四圍齊”,長度以能遮蓋“腳眼仁”爲准。此衫作禮服用,講究的外加穿“馬褂”,配上小官帽(俗稱“榄豉帽”),在年節或作客時才穿。褲子,則男女基本無別,壹律寬頭大腳,褲腰是用較軟的布做的,穿時用紗織布帶(俗稱“褲頭帶”)紮緊,或幹脆不用布帶,將褲頭交叉絞緊反紮于內即可。褲管(俗稱“褲腳”)寬尺八至二尺。—個褲筒穿兩條腿也還很寬。如果裁去—截,就象當今流行的時裝“裙褲”。

舊時,壹般男女都不穿“底褲”(內褲),講究者多穿壹件較短的長褲就是了。內衣,則壹般都穿,俗稱“褂子”、“留眠衫”,有“大襟”、“正襟”兩式,比外衣狹窄。講究穿著內衣、內褲是近代以後的事。

寒暑服式無多大區別,只是暑天穿薄布、苎麻布(俗稱“夏布”),冬天用厚布。冬春禦寒之衣服則統稱“寒衣”,壹般有“夾襖”(即雙重厚布制成的外衣)、“棉襖”(棉衣)、“棉背褡”、羊毛衫,富裕人家多有皮襖。下套穿棉制“馬褲”。“馬褲”樣式古怪,只做兩條“腿”,左右各壹,互不相聯,無褲腰,穿時左右腿各穿—條,上邊有壹布條,將布帶結紮在褲頭上即可。

成人衣服大抵如此。其色澤多偏黑、藍、灰色。布是自己用棉花、“:麻紡織的,俗稱”家機布“。本色白底,用土染料染漂而成各色。染料是上制”靛粉“,也有用”薯莨“、”土珠“或”烏臼樹“等草木熬水染色的。

小孩至三、四歲穿的衣服,多不用鈕扣,只用布帶紮緊。上身爲襟式,下身爲“開裆褲”。壹般要在六、七歲入學前,才制著成人式衣服。

以上服式,均指布質的。壹般人家也只可能穿布質衣服。富豪之家則穿绫鑼綢緞。過去客家人也有養蠶織綢的,但所織綢布多外銷,自己穿不起。明清二朝間,在梅州地方出産有“程鄉繭”絲綢布,後來,由于四川天府綢布(俗稱“府綢”)打進來,“程鄉繭”便衰落了,至清末即已停産。近代以後,由于客家人多出南洋,受西方機織布沖擊,不但衣著用布逐漸改進、服式也隨之改裝。

改裝後,服式五花八門,“古今中外”壹齊出現。男裝先多穿正襟、七鈕、四袋的“唐裝”,接著就有“中山裝”、“西裝”;女裝也逐漸由偏寬偏長改爲窄而短,也有穿正襟式,時髦者穿“旗袍”(滿族女裝)。青年男女則多穿“夏威夷”式。這是20世紀20至40年代的情況。近40年來,則因社會的進步,思想的開放,國內外服飾的交流影響,客家人的衣著亦隨“大流”,帶有原來特色的東西多已不複存在于。目前,客家人的服飾與全國各地大同小異,不過各有偏重罷了。如:中老年男人多穿中山裝;青年人多穿青年裝、學生裝、陸軍裝;中青年婦女多穿正襟男式服;70、80年代中青年則崇尚西裝、時裝,女的穿裙,還有穿“旗袍”者。又是壹次五花八門。

鞋、帽、裙、帕鞋、帽、裙、帕是爲身體各部位的需要而制作的,也是衣著的壹部分。舊時,客家人(尤其是農民)不甚講究鞋帽等物,露頭、赤足,照樣幹活和出圩入市。但逢年過節或出門作客,則很注意衣著穿戴的完整。

鞋,舊時,壹般人只有布鞋、草鞋,富裕者冬天有棉鞋,皮鞋是近代以後才有的。

布鞋都是自制的。男式叫“阿公鞋”,女式叫“阿婆鞋”,布底(用舊布糊成幾十層的“布泊”)、布面(普通人家用“家機布”,有的有錢人家用綢緞)。鞋面顔色多爲黑色。鞋式是寬口船型,不用鞋帶,俗稱“懶人鞋”。這種鞋今天仍然流行,市場有售,只是已換成膠底或塑料底,用機器制成。舊時,女裝鞋還有“繡花鞋”,用綢緞或絨布爲面,鞋面繡花或鞋頭部鑲花。多爲富家仕女穿著。

草鞋有兩種,壹種是用幹稻草編織的(俗稱“稈草鞋”),用麻繩爲“經”、草索爲“緯”,編成“腳底形”,前頭兩邊及後邊“鞋跟”用繩帶串起即可穿著,制作經濟簡便,壹面穿舊了還可以“反底”再穿。這是勞動用鞋,幾天穿壹雙。另壹種鞋是“布泊”底(後來改用“車輪膠底”),前頭壹個“鞋鼻”,左右各兩個布“耳”,後邊“布跟”(俗稱“鞋疼”)都留有“眼”,田苎索紮好後,用布帶串起,即可穿著。男女鞋樣相同。舊時,多爲勞動、挑擔、走路時穿著。這種草鞋比“稈草鞋”耐穿,客家婦女大多都會制作。現在,上述兩種草鞋都已絕迹,被膠鞋、皮鞋所代替。穿膠鞋是近代才興起的,開始均是南洋進口的“力士鞋”,後來有“回力鞋”、“球鞋”等。皮鞋是更後才興起。這與全國各地差不多。

棉鞋,又稱“老人鞋”、“過冬鞋”,形款與阿婆鞋壹樣,裏面用棉花爲絮,供老人冬天穿著,多爲富裕人家才有。有錢人或有官職的人還穿“靴”(俗稱“官鞋”),與古裝戲裏的靴壹個樣式。

穿鞋,除草鞋外,都須穿襪。古時有布襪、線紗襪兩種。穿絲襪,尼龍襪是現代的事。冬天,有的老人穿羊毛襪。

帽,客家人壹般對帽子不太講究,平常戴者少。這可能與客家人多居南方,天氣溫暖,空氣清爽,少風沙有關。舊時,男的有“小官帽”(榄豉帽)、“風帽”、蒙面式“夜帽”,後來有南洋進口的“狗氈帽”(西洋禮帽)、“太陽帽”(硬殼禮帽);女的有“布帽”(用絨布制成)、羊毛帽,也有人戴“風帽”;小孩(幼兒)的布帽是圓圈形,前面是虎頭形(或稱“貓頭形”),有布絆套在颏—蔔,也有講線紗織成布袋形,壹頭結紮成“花”。近幾十年來,除小孩、幼兒帽仍基本保留舊式外,老、中、青年的帽子幾乎全部換了式樣,而且區別不大。老年人多戴棉帽、絨帽、風帽,甚至皮帽;中青年人多戴陸軍帽,時裝風帽,而且男女無多大區別。

裙,客家裙有兩種,壹種是舊時婦女穿的,作爲“衣著”的“百褶裙”,布質、很長(齊腳眼),後來越穿越短。只齊膝下,“五四”後定爲“學生裙”,至今仍流行。有些變成了露膝的“超短裙”,只有年輕姑娘穿。衣裙還有壹式“連衣裙”,上衣、裙聯在壹起,背後開半襟,裝鈕扣。這種裙過去多爲少年、兒童穿著,後來青年婦女也穿。這兩種衣裙本是舊時流傳的,因近幾十年來幾絕迹,—“翻新”,人們把它當作“時裝”,就像穿“旗袍”當作“時裝”壹樣。

另—種裙,客家人叫“裙子”、“圍裙”,是指“圍身裙”。這種“裙子”是婦女用的,按各人胸圍尺寸,用布制成。上端呈梯形,下邊長方形。上釘壹鈕絆,扣在上衣頭鈕上,裙左右各釘上—條特制的“裙帶”(帶端有紗纓)紮在背上,把上身圍緊。所以叫“圍身裙”。裙邊上用其他顔色的布縫壹寸寬的邊、配著衣服穿,甚好看。“圍身裙”的作用有多種:壹是裝飾;二是可遮蓋上衣,以免弄髒,亦可起束胸作用;三是可作“頭帕”,包紮在頭上,當帽子用;四是可作手巾包東西。過去,在客家地區,每個婦女都有壹二條裙子。梅縣西陽、白宮壹帶婦女的裙子特別講究,壹律用藍布、鑲白邊,做工精致,當作頭帕紮起時,就似壹頂特制的帽子,很好看。

帕。亦有兩種,壹種是手巾(汗巾),客家人稱爲“手帕”,這是每人都隨身攜帶的,至今如此。另壹種帕是指婦女用的“頭巾”,俗稱“東頭帕”(即包頭布)。舊時,客家婦女都用,近四五十年較少,但興甯、五華、龍川等地較年老的客家婦女仍然使用。這種“頭帕”不像“裙子”,不釘帶子,只用方形布壹塊包紮在頭上或只包結在發髻上。

首飾舊時客家人的首飾,婦女用物較講究、多樣,主要是頭上飾物,古時婦女梳“高髻”、飾物壹般有簪子、毛锸、耳扒,富家婦女還有簪花。壹般婦女都戴耳環或耳塞、戴手镯。手镯有紐絲手镯、龍頭手镯、蒜芎手镯,多銀質,富裕人家有金質的,還有玉石手镯。戴戒指則男女都有,壹般都戴金戒指。項鏈較少人戴,有的也多放在箱裏,平時少戴在身上。小孩子普遍要戴銀手镯、銀腳镯,镯圈上串幾個小響鈴,便于循鈴聲而找到孩子。

隨著婦女發式的改變,用首飾的逐漸少了。清末民初,客家婦女由梳“高髻”改爲梳“盤龍”(俗稱“圓頭”),梳妝簡便多了,只把辮子紐起盤結在後腦,像龍盤起紮緊,插上壹支“毛锸”就行了。其他飾物也就省去了。後來又改妝,婦女多剪短發,不必梳頭,頭飾就全免了。手镯、戒指也少人戴,但還要戴耳環或穿耳塞。

雨具客家人的雨具,主要是雨傘、竹笠、涼帽、草帽、蓑衣、雨衣。

雨傘。俗稱“遮子”,有紙傘和布傘兩種。紙傘,用竹爲架,用紗紙蒙頂,用桐油漆,壹律長柄。布傘,用鐵木(或純用鐵)結構,用布蒙頂,有長柄、短柄兩種。舊時多用紙傘,近代以來多用布傘,近幾十年,紙傘罕見,幾乎全被布傘取代。近十多年來又大多使用尼龍布面的雨傘,還有自動傘、折骨傘等。

竹笠。舊時各地多是圓形尖頂式,民國後有圓形圓頂式,開始稱爲“童軍笠”,後稱“學生笠”,至今流行。

涼帽。是客家婦女特有的。有兩種,—種是用竹蔑織成圓圈,中間穿孔,周圍用布條縫挂,戴在頭上露出發髻、發髻上用毛锸或竹片橫插、使帽穩定。另壹種是在竹笠周圍縫挂布條。布多是疏紋的,以便通風。爲什麽只有客家婦女戴這種涼帽呢?從曆史上看,過去婦女是不能抛頭露面的,但客家婦女爲環境所逼,南遷後要跟男人壹道出門幹活,上山下田,赴圩出入,被逼抛頭露面,爲了“遮羞”,便戴上這種涼帽。它又似面紗,自己可以看清別人,而別人看不清自己的面目。這是主因。還壹個原因是,這種涼帽戴起來既涼爽又輕便。因有以上兩大好處,客家婦女便將它世代流傳下來。現在閩西南壹帶和廣州郊區、惠州二帶的客家婦女中仍然流行。廣‘州郊區流行的是蔑織圓圈式涼帽,與過去興梅婦女戴的涼帽相同,因爲他們多是古嘉應州(今梅州)遷移去的;閩西南客家婦女戴的多是竹笠加布條式的涼帽。在梅州市各縣,反而早巳沒人戴涼帽了。

草帽。是用麥稈編織的圓頂竹笠形的帽子,故稱草帽。主要用來晴天遮太陽,下雨天不適用,被雨淋後的草帽易發黴。這種草帽至今仍流行。近午出現有外來的用尼龍紗制的和布制的草帽,但多爲城鎮人使田,農村不流行。

蓑衣,有兩種,—種是用棕毛編制的,披在背上,既能擋風雨又很暖和;另—種用山上的箬竹葉編制,優點是較輕便,但不如棕蓑衣耐用、暖和。

雨衣。原來是閑桐油紙制成上衣式使用的,後來才用薄膠雨布縫制。近幾十年則普遍使用尼龍、塑料布(紙)制作的雨衣,這種雨衣輕便、舒適,很快流行開來。

上一篇: 五仙观将成广府文化大观园

下一篇: 广府庙会

返回列表: 民俗宗教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