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文化》第二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广府文化》年刊 > 《广府文化》第二辑 > 正文

说粤方言词“向”

2021-06-18 16:14:38 来源: 点击: 作者:黄小娅

粤方言词“向”,口语音[hœŋ]35,主要表“存在”义,是兼属动词的介词。作动词,例如:我向屋企(我在家)。作介词,可跟名词组合,例如:我向屋企睇电视(我在家看电视);校巴向晏昼三点钟准时到(校巴在下午三点钟准时到)。作介词还表示“由、从”,如:佢向呢度出嚟嘅(他从这儿出来的)。实际语用中以作介词为常。

24C27

笔者以清代道光八年(1828)劬学斋版的《越讴》为本,共得六个“向”字句(本文例句的“向”字下划线均为笔者所加):

例1.边一箇唔知到行路咁艰难须要谨慎,总系临行一种说话,要先两日向枕畔嘱咐, 若系临时提起就会撩人恨,不若强为欢笑等佢去得安心。(《分别泪》)

例2.自愿去后大大哭过一场,或者消吓怨恨。哭到箇一点气难番,又向梦里寻。(《分别泪》)

例3.大抵红粉与及青衫终会变改,所以情根唔肯向雪泥栽。(《三生债》)

例4.我共你同病相怜,你便将我书信远送。你莫向江关留恋阻滞行踪。(《听 哀鸿》)

例5.点信痴梦会短,定要追寻香梦,向梦里团圆。(《蝴蝶梦》)

例6.月呀,你亦不过圆十二遍,就系四时花信到咯,亦不过向一时鲜。(《月难圆》)

以上的“向”均不表示趋向。其后或接处所名词,表示“在……处”,如例1~例5;或接时间名词,表示“在某时”,如例6。

这是“向”保留在粤语里的一个古词义。研究者包括辞书编纂者,其例证均以唐宋诗为上限。[i]例如:

例7.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李白《陌上桑》)

例8.花间昔日黄鹂啭,妾向青楼已生怨。(李嘉佑《杂兴》)

例9.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杜甫《北征》)

例10.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白居易《上阳人》)

例11.已矣可奈何?冻死向孤村。(陆游《风云昼晦夜遂大雪》)

例12.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李贺《龙夜吟》)[ii]

例7~例11,介词“向”均表示“在……处”,例12则表示“从……”。

5319

据《杨慎诗话》记:“或问予:‘诗人多用扁舟,何处为始?’予按《南史》:‘天渊地新制鳊鱼舟,形甚狭。’故小舟称扁舟。六朝诗惟王由礼有‘扁舟夜向江头泊’之句,至唐人则多用之。”[iii]杨慎所举诗句例:“扁舟夜向江头泊”,其“向”显然表“在”义,作者乃六朝王由礼。可见,这一意义的“向”至迟六朝即已使用,多见之于唐宋时期应是比较合乎事实的说法。再者,研究者都以诗歌为例,其实,这个意义的“向”不仅用于诗,还见用于史志。如唐代岭南风土志《北户录》:(猪肉)“著水令淹没於釜中炒之,肉熟水尽,更以向所炒肪膏煮肉……。”[iv]是说肉熟水尽,猪肉再放在所煎取的肪膏内熬煮。“向”表在义。

大概及至清代,“向”的这一义项在通语里逐渐消退。许少峰编纂的《近代汉语大词典》,收词50306条,是专门解释自唐代至清代古籍中出现的口语词的工具书,“向”例举至明代。[v]《汉语大词典》也同样如此。与之相反,在清代的粤语文献里却极为常见,除了招子庸的《越讴》,清代粤地民间广为传唱的《竹枝词》,其用例亦不少。如:

例13.罗浮深处宿,轻舟泛入彩虹桥。(清·大汕和尚《岭南竹枝词》)

例14.江头唱竹枝,郎来多在月明时。(清·胡鹤《羊城竹枝词》)

例15.舟人也解怜春色,都船头插柳枝。(清·袁树《清明踏歌词》)[vi]

还有用粤语写的小说。如:

例16.你话佢卖俏,唔通新妇向家婆处卖俏么?此等家婆就是恶得无理。(《横 纹柴》)

例17.“……今者被不孝之名赶逐出来,有何面目归家见父兄叔伯。不如一死便了。”想完,即向袖里拿出一张较剪仔。(《横纹柴》)[vii]

例17的介词“向”表示“从……”。当然,也见诸粤地的史志笔记。

例18.罗恭向桌上整读,至一处,指画之曰:“不状元者,此也。”

例19.内庭妇女,触烟尽毙,独梁母伏向坎中,得不死。[viii]

由于常用,19世纪来粤的西方传教士W.Lobscheid编纂的广州话词典里就收了“向”,记录其实际读音,保留民间书写的同音字“响”,注明是口语词,以英文释义:“响coll,to be at。”[ix]以此推之,“向”的声调由阴去变读阴上,至迟在两个世纪前即已发生。语音发生了变化,记录口语词的字也随之而变,由“向”写作“响”,粤语区人至今仍然如此,写本字“向”,也用同音字“响”。

2334

当代出版的各种广州方言词典也反映了这种用字情况。粤语以“向”构成的熟语不少,如欺压弱者,粤语区人以在乞儿碗里扒食为喻,说“向乞儿兜揦饭食”;“衫烂从小补,病向浅中医”是“防微杜渐”之义;成语“目中无人”广州话则说“眼睛生向头顶”。收录到词典里,这些熟语用“向”也写“响”。[x]当然,也有原写同音字后改本字的。如广州增城镇龙镇旺村所辖一自然村,因建在背河,村名“响河背”。今按地名标准化写作“向何背”。[xi]

这个古词义的“向”在普通话里早已消失,根据现有资料,也不见于其他的汉语方言,以四十二个方言点调查编纂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表明,“向”的这个意义仅留存在粤方言里,不仅是粤语区人极为活跃的口语词,还是我们学习古汉语的一则极为珍贵的语言材料。[xii]


[i]例如:蒋绍愚的《杜诗词语札记》和王锳的《诗词曲语辞例释》,仅列举唐宋诗例。另《汉语大词典》(第三卷),136页,举三例:唐、宋诗各一首,《西游记》一例句。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

[ii]诗例分别转引自蒋绍愚:《杜诗词语札记》,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论丛》编委会编:《语言学论丛》(第六辑),11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2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二版)。

[iii]《杨慎诗话·辑录二○五条》,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第三册,2787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iv]唐·段公路:《北户录》卷二《食目》,文渊阁《四库全书》589册,49页。商务印书馆(台湾)。

[v]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下册,203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8.另编纂者自述是“解释自唐代至清代古籍中出现的口语词”的工具书(见词典《凡例》)。

[vi]3例分别引自钟山、潘超、孙忠铨主编:《广东竹枝词》32页、111页、150页,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vii]2例分别引自清·博陵纪棠氏评辑:《俗话倾谈》上卷,3页、1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viii]清·欧苏《霭楼逸志》,李龙潜、杨宝霖、陈忠烈、徐林等点校本《明清广东稀见笔记七种》,196、221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ix]《汉英字典》A Chinese and English Dictionary W.Lobscheid 1871 Hong Kong Printed and English Dictionary..62页。按:W.Lobscheid,生卒年不详。中国名罗存德,英国人,德国礼贤会(Rhenish Missionary Society)教士,1848年5月抵达香港。罗氏对字典所收入的字词全都注上了当时的广州音。又字典正文附有一篇写于1869年的前言,据此推断,该字典至少在1869年即已成书。

[x]请分别参见魏伟新:《粤港俗语谚语歇后语词典》106页,广州:广州出版社,1997年;欧阳觉亚、周无忌、饶秉才合编:《广州话俗语词典》181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吴开斌:《香港话词典》211页,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按:《广州话俗语词典》把“衫烂从小补,病向浅中医”中的“向”标读作本调,不确。又《香港话词典》单列词条“向”写“响”。

[xi]赖邓家主编:《增城地名大全》,141页。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3.

[xii]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第二册,1467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本文原载纪德君、曾大兴主编《广府文化》第2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