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府文化与其他方面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研究 > 广府文化与其他方面研究 > 正文

广府古村落保护模式举隅

2017-01-06 15:34:32 来源:《广府文化》第三辑 点击: 作者:陈方

摘要:本文以广府古村落为案例,总结出古村落保护的五种保护模式,即生态模式、守护模式、标本模式、创意园模式和博物馆模式,以资传承文化遗产之借鉴。

关键词:广府古村落 保护模式

 

村落指的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而具体聚居的地方,而古村落则指那些最能体现农耕文化,拥有久远而完整的农田、农民、民居、民俗等物质和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单位。2007年广东省民间艺术协会出台的《广东省古村落认定标准》规定,古村落是“清代以前形成的,现存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广府古村落既是数千年南粤农耕文明的结晶体,又是南粤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近百多年、尤其近三十年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浪潮冲击,这些古村落已消失殆半(有数据称2005年全国古村落从5000个降至目前不到3000个),所剩余者也空心式微,功能不再。沧海桑田,雨打风吹,一些古村落得以遗留下来,自有其存在合理性,自有其生存维系之道。不过,时至今日,这种生存之道已不可“听其自然”了,而应树立积极的“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中共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总体方案》),将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与传统乡土资源结合起来,农村经营体制与传统乡土资源运用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均衡持续,最大限度地保存村落生活的延续性,建筑形式的原状性,人文风俗的整体性。本文在此辨识几个有代表性的广府古村落的“保护模式”(香港称“保育”甚佳),以期收举一反三之思。

一、生态模式:花都塱头村

塱头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中部,珠江流域巴江河畔。全村分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其中塱东社和塱中社相连,与塱西社相隔于一条小河涌。两大社区都是规模宏大的前祠后屋建筑群,坐北朝南,布局规整,面积近7万平方米。建筑前面地坪开阔,有连片半月形水塘(塘鱼养殖使村里延有“分鱼”习俗),塘基种满荔枝、龙眼和榕树,与村头村尾数株古榕古木棉环村相望,树荫塘边不时藏着鸡埘鸭寮。水塘对开,田园广袤,有稻田2500亩,鱼塘500亩,果林180亩。阡陌交错,水脉纵横,小河涌接通巴江河,河水滋溉着村民、稻田和果园。

村民多姓黄,现有人口3000馀人。黄姓先祖于南宋末年从南雄珠玑巷迁此立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村民世代务农,素有祭祖之风,族人尊黄居正(北宋武状元)和夫人米氏为第一世祖;亦有读书之风,历史上有12人考取进士、10人考取举人、8人考取庠生、15人考取秀才。十一世祖黄宗善,生七子,五人考取科举,其中三人考中进士,即所谓“七子五登科”。现在村里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近200座,最有人文代表的是30座祠堂、书室和书院,有黄氏祖祠、友兰公祠、渔隐公祠、谷诒书室、耀轩书室、雄众书室等等,庶可体现其尊祖重学之风气。其中黄氏祖祠乃供奉黄宗善,最有气势,三间三进,巨石檐柱,前廊木雕梁架,后堂坤甸金柱;而谷诒书室乃是书祠,石雕、砖雕、灰雕、壁画皆工艺精湛。另外,具有防御功能的门楼也是村里特色,族谱记载曾有青砖门楼18座,现存的经纬阁、宣重光等门楼,不仅坚固险峻,而且造工考究,封火墙、博古脊、石门额都可圈可点,充分反映出村民深厚的家园意识。

塱头村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古村落,2008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古村落”,2012年荣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与“中国楹联文化名村”,2013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百年来,塱头村一直延续基塘农业、耕读渔樵的日常生活,依然是个鲜活的生命体,村民与农舍、祖祠、书室、门楼、鱼塘、田园构成生命共同体,“天人合一”,“村人一体”,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维护着原本的生活环境,生活的过程也就是保护的过程,此乃生态式保护,自然性保护。“自然性保护”不可避免会带来“建设性破坏”,比如,有的民居将青砖墙体改贴彩釉砖,灰塑山墙改砌琉璃瓦,甚至将电线接头直接钉在祠堂墀头砖雕上面。但毕竟不是格局之变,存亡之变。可以说,生态式是古村落的生命形式了。

二、守护模式:南海松塘村

松塘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据村里族谱记载,南宋末年,先祖区世来与弟侄因躲避战乱,从南雄珠玑巷沿水路南下,落脚于此,距今已有800年历史。先祖生有三儿,成三大房,经历28代繁衍1600多后人。三房各建一间大祠,现今祠堂仍然保留完好。而村中古建筑完好程度达到80%,几百年前的夹板泥墙古屋、硕大的镬耳山墙群落遍布,数十座恢宏的祠堂、书舍、文武圣庙一字排开。村心池塘连绵,周遭群岗起伏,汇成“华岭松涛”、“横塘月色”等“松塘八景”。

沐浴理学名山西樵山的文化雨露,松塘村才人辈出,科甲辉煌,明清两代就走出4位进士、7位举人,其中3人进入翰林院,因此又称“翰林村”。今天祠堂还排列14块旗杆石(原有20多块),记录清代嘉、同、光、宣年间中了4名进士,5名举人,官至刑部主政、翰林学士和内阁中书等。村里许多屋舍门匾写着“司马第”、“大夫第”、“太史第”,而家塾、书舍、社学比比皆是,从中见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村前建有文(孔子)武(关公)圣庙,每年都举行松塘翰林文化节,有祭孔仪式和“非遗”展示。2010年,松塘村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又获颁“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称号。

八百年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呵护,铸就了翰林村的今日;而得有今日,正是来自村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守护式保护,也是一种群众性保护。一直以来,在乡党父老带动下,村民对村庄的人物、历史、地理、建筑、传说等文化事项进行全面收集整理,自发制定並全体表决通过了《西樵镇松塘村村规民约》,要求村内有证土地、祠堂、民居等项目的改造,应当保持古村岭南建筑风格。几年前,在获得港澳同胞的资助下,又多方筹集资金,投入200万元,对村中古建筑和珍贵文物进行修复。现已成立了由上金瓯村委会及松塘村小组长共同组成的管委会,在西樵镇政府的筹备下,与专家参与制定了《西樵镇松塘村名村建设规划》和《松塘翰林文化村旅游开发规划》,将松塘村建成集观光、科教、文娱为一体的园区。

三、标本模式:三水大旗头村

大旗头村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也叫郑村,缘自开村者是清代名将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郑氏原是反清农民军,降清后在华南地区清剿有功,调任提督,得慈禧颁旨赐金,于此兴建宅邸。现在,曾沐皇上封为“振威将军”和“建威将军”而建的两幢家庙是本村最华美的标志建筑。大旗头村有华南地区保存最完好、最具典型性的汇集家庙、私塾、民居、文塔的大型建筑群落。古宅群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现存青砖民宅二百馀间,均为锅耳式山墙和广府“三房二廊”间隔;每座房屋排列规整,前低后高,南面开放,北面封闭。方格网式里巷道路系统,南北走向为宽里,东西走向为窄巷,乃典型的梳式布局。里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相隔十数米就设一个钱眼形“渗井”,地下管网相连,排入村前水塘,俗称“四水归堂(塘)”。水塘调节气流,冬暖夏凉。塘边是晒谷场,还有一座文塔。由文塔、水塘、晒坪、大地构成象征“文房四宝”,极具风水意义。全村不设围墙,没有碉楼,古建筑与地坪水塘及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雍容大度的主人翁姿态。可惜,村中主人早已迁出,已经多年没人居住了。

对于这样一个岭南古村落标本,政府部门、经营公司和社会组织一直给予政策保护和开发支持,发布文件,迁离村民,明示修缮项目,提出开发方案。早在1991年,佛山建委、文管所、文化局就发文确定大旗头村中尚书第等为文物单位,2002年该村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又因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评为首批1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由此,当地政府曾几度着手开发。2004年省内一家旅游公司接手,但4年之后便因亏损退出;后来接洽过多个地产公司,都因修缮费用巨大而打了退堂鼓。几年来,在由三水区政府实施的城市可经营项目推介会上,大旗头村曾连续3年上榜,但鲜有人问津,其后这个项目便被搁置至今。2015年9月,省政府正式批复通过《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大旗头村被划为重点保护历史地段。按照规划,将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维持街区的整体空间尺度和街巷肌理,並保护传统村落型外围的基塘农业风貌,谨防商业化和庸俗化的仿古建筑。

面对目前大旗头村颓败之困境(首先没人居住,没有人气;其次90多间待葺古屋就有32间不能进去。),笔者认为,保护大旗头村也许走不出“政府-公司模式”,但绝不应走商业化、盈利化之路,而应像徽州西递、宏村式样,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路,村民回归,重新活化;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弘扬“风水”“文房”国粹,使她成为充满自然人文信息的活标本。

四、创意园模式:顺德逢简村

逢简村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是岭南水乡的典范。村内河涌交错,水网密布,总长度达24公里;桑基鱼塘,星罗棋布,曾是“南国丝都”的重要基地。这里北临西江,水运发达,昔日一船船蚕丝运往广州等地,而各地客商也沿水乘艇采购蚕丝,形成远近闻名的集市,最鼎盛时人口达万数,处处庙宇、酒楼、商铺,有“小广州”之称。

作为水乡古村,古庙、古祠、古埠、古屋、古树······完全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水乡画卷。花岗岩石砌河道,沿岸古树排列,榕荫蔽日。家家门前都设麻石水埠,与水道或平行,或垂直,或转折,造型各异,目不暇接。河涌桥梁古致错落,平板石券,各色其色,最著有始建于宋代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远桥和巨济桥,有清代康熙皇帝赐建的金鳌桥。建筑沿河而立,祠堂、商铺、民宅鳞次栉比,街道、内巷、坊间肌理清晰,倒影入河,别具韵味。尤以建于1418年的刘氏大宗祠最夺人目,前庭临河而建,却是宽敞平整;头门五间六柱,极臻民祠之丽;祠内廡廊庭院,无不空间阔大。难怪逢简村有“岭南周庄”之誉。

改革开放以后,区、镇、村十分重视水乡环境和文物保护,多方面筹集资金,重建了胜体庵(现觉妙静院),修复了刘氏大宗祠、金鳌桥和明远桥,全面疏浚了主干河涌。2005年,逢简水乡被评为顺德新十景,随后逐渐成为文化创意人群首选的聚集地。每年从珠三角各地自发到逢简休闲、摄影、写生和祈福的市民达数万之多,一些有规模的文化创意工作室亦进驻其中。从此,当地政府提出将逢简建成“岭南水乡文化创意公园村”的目标,它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岭南文化为灵魂,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体,以整村公园化战略为承载,以城乡一体化为战略目标,把逢简打造成自然环境优美,基础配套完善,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时尚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创意产业体系。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利用国家扶持政策,整合社会资金资源,探索开发出一种“逢简模式”。

五、博物馆模式:番禺练溪村

练溪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南面,小谷围岛是珠江的江心岛,四面环水,地势平坦,占地18平方公里。岛上原有六条行政村,十多条自然村。以前交通不便,岛区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古老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还得以保存,古村落保留了不少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古祠堂和传统民居。2002年,省政府正式批复广州市政府和省教育厅,同意在岛上及其南岸建设广州大学城园区,规划十所大学入驻,人口规模约为20万。大学城不再保存原来村落格局,只留下四条村的生活区域。这样,大量古建筑面临“生成还是毁灭”的艰难选择,而它们的保存价值其实是不言而喻的。有关专家根据现存历史建筑现状的完好程度,以及历史、艺术价值,结合广州大学城的发展规划,将小谷围岛现存的历史建筑分为三类,其保护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一类建筑:具有典型传统岭南艺术特色,结构和装饰精致,建于清末以前,现存完好者,对其原地保护。二类建筑:建筑类型特别,总体布局得体,有一定的规模,结构装饰较好者,有条件的原地保护,有冲突时迁建保护。三类建筑:构造与材料有地方特色,材料具备再利用的价值,可收集构件材料,将其用于修复历史建筑中备用。在付诸实践过程中,抢救性地保护利用了大批古建文物,並择址练溪村,建成广州大学城民俗博物馆(现“岭南印象园”,笔者並不认同“岭南印象园”这种经营方式。)。

大学城民俗博物馆建址练溪村十分恰当的。无论从其地理优势,还是从其历史库存,练溪村都应是小谷围岛古村群落的首选。该村是滨水古村,南临珠江,史上曾是省港两地通航的重要码头和驳站。村址山水自然融合,东、西两面各有一座小山,之间地域平坦,南北走向,一条明渠自北而南,形成“两山夹一水”的格局,风水环境无与伦比。村中主干练溪大街依流而行,两侧里巷分布,依势而上,鱼骨式的街巷结构划成清晰的空间界面。村边池塘连片,古树参天。村内祠堂绕塘而建,以占地500平方米的霍氏大宗祠为最大,它与淡隐霍公祠、萧氏宗祠并列形成祠堂群,再与关氏宗祠、包公庙、光华古庙、三圣宫等错落散布。大街两边的民宅包含各个历史时期,以砖木结构为主,青砖墙,砂岩脚,坡屋顶,部分装饰精致,还有蚝壳砌筑,是沿海地区典型民舍形式,还有充满地域特色的小姐楼、姑婆屋······一切已足以构成一个露天博物馆。实施民俗博物馆方案后,除将练溪村现有的历史建筑重点保护之外,同时迁建了岛区其它古村拆迁的五处历史建筑——丛荫林公祠、胜广梁公祠、诒燕堂、怀爱堂和天后宫,以及其它有特色的民居。迁建物与原建物並合时,基本是祠归祠位,庙归庙位,宅归宅位,各就成群。这样,在小谷围岛择一优胜村落,对原地建筑重点保护;又将岛内原状建筑荟萃一堂,不离本土,本根而生,从而形成一个“生态博物馆”,成为一个乡土资源保护中心,最大限度地延续了传统村落的人文历史脉络。

露天博物馆,或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收藏和展示历史建筑及其生活方式的博物馆,其理念来自欧洲。最早的露天博物馆建于1891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吉尔卡登岛。近百座由各地迁来的古代民居,被错落有致地陈放在一片坡地上。有房舍,有教堂,有粮仓,有作坊,室内有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构成一个古老的村镇。这对中国的城镇化很有启示,中国急需抢救散落乡野的珍贵建筑,加以收集展示。而“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于1991年诞生于法国,此后影响于欧美。它建立在一个基本点之上:即文化遗产应该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原社区环境之中。如果说,露天博物馆可以辟地重建的话,那么,生态博物馆则坚守原地。历史建筑只有在它的原址上才最具价值,才是生命体,才是原生态。以此考量,改造小谷围岛暨练溪古村而成的大学城民俗博物馆(现在“岭南印象园”正是飨其资源)乃不失为古村落抢救性保护的一种模式。

(作者陈方,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