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府民俗与信仰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研究 > 广府民俗与信仰研究 > 正文

以重塑价值为手段推动乞巧的活化传承

2017-01-12 13:50:35 来源:《广府文化》第三辑 点击: 作者:梁凤莲

摘要:活化乞巧,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设立使命和重塑价值,对于主管文化发展的政府部门来说,工作的持续推进必须有远大的目标和使命感,而使命感的获得,来源于节日的定位更新,成为“中国最美丽的女性节日”,将是天河乞巧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关键词:乞巧;活化传承;重塑价值

 

活化乞巧,推动乞巧节离开政府扶持,重新回到民间、扎根民间、深入民间,作为活态节日存在,用学术语言来表述这一行为,是在特定时代、特定区域,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承担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成员在特定情境下对节日习俗活动的全部或部分实践,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把这天当做“节日”来过。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随着社会变迁,农耕时代寄托在乞巧节中的信仰,已经不复存在,过节的价值何在?大家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是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情感”是每个人希望在节日中找到的东西,乞巧节必须带给大家新的情感体验,这是每个节庆的价值所在,唯有重塑价值、重建情感体验,乞巧节才能真正成为百姓自己的热爱,而不仅仅是政府的文化惠民行动。对于天河乞巧节而言,其中的情感构建可以尝试向愉悦感、参与感更强的“嘉年华”转型。

从台湾推广客家桐花节等节庆的经验来看,古代民俗是由下而上产生的,当代节庆是可以由上而下产生的。新时代,社会管理者研究民众情感需求,根据市场调研而人为推出的节庆,受到了市民的欢迎。部分非重要传统节日的转型,也需要政府的推动,使之更加年轻化、时尚化,天河乞巧节的发展正处于这一关键阶段。

对于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还需要区隔日常文化行为与节庆文化形态的不同。乞巧是一种文化行为,它与乞巧节最大的不同在于时间的固定与否,乞巧可以日常化,但乞巧节不行。乞巧节是一种民俗节日,它的形态构成包括名称的特殊性、在历法中的特殊位置、特殊的活动内容、特殊的活动空间、参与主体特殊的情感寄托等众多特殊的要素。

传承乞巧节与活化乞巧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握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推广乞巧,没有活化了的乞巧,人们便没有对于节日的期盼;没有乞巧节,人们也就失去了对于乞巧的热爱,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工作同样包括了活化乞巧和转型乞巧节两大板块。

一、乞巧节现状与乞巧文化的特点

珠村是广州典型的城中村,耕地的消失使得珠村曾经拥有的农业经济、农村组织荡然无存,便利的交通、大量的外来人口等等城市化要素成为珠村的新特色,村中祠堂、寺庙等历史建筑和乞巧等民俗文化,随着文化土壤的流失,逐渐演变为确证传统的标本,进入被保护的行列。

从发展的立场看,区域经济转型在削弱传统文化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同时,也为乞巧节带来了更大的人流量和更多变化的机遇,从“村”到“城”的进化过程中,越来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越来越繁华的商业氛围,为珠村带来了各种全新的消费观念和文化体验,也为珠村乞巧文化的整合提供了无限可能。

(一)十年乞巧节取得的成就

将珠村乞巧节视为一个文化品牌,在十年的品牌建设过程中,不仅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延续,而且品牌自身的内涵外延、主体客体也得到进一步确认,为品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年间,以政府为主导,天河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完善了乞巧文化发展必备的硬件空间,搭建了文化向产业化、市场化拓展的平台,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不断创新,珠村乞巧节的品牌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广受好评。

1,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不断提升

天河区珠村乞巧文化先后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河珠吉街也因乞巧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2009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同志参加天河珠村乞巧节活动,汪洋书记观看完再现古时祭拜“七仙”盛况的“七夕典礼”后,又参观了乞巧文化主题公园“乞巧苑”并仔细观摩了乞巧艺人手工制作。

宣传报道方面,十年来,省市主流媒体如《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以及省、市电视台、电台每次均以重要版面、在重要时段对乞巧节进行了详细跟踪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及各大中央媒体也都作了充分报道,人民网、新浪、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也对天河乞巧节的报道纷纷转载。

2,建立了稳固的文化消费群体

天河乞巧节历时六天,每届都有数十万各地群众前来参观,2007年,前来参加乞巧文化节的游客逾52万人次,2009年游客人数为30万,2012年共有50万人参加乞巧节,乞巧文化节以其古老而又神奇的魅力吸引了50多万市民和游客到珠村游览观光。

3,品牌的文化内涵得到确认

天河乞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达虔诚祈福之音、营造天地谐和之境,热烈祥和,寓意深远,充分体现自古以来中华女性对心灵手巧、勤劳智慧和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天河区委、区政府借助乞巧文化节举办这一契机,将传统乞巧文化的内涵又作了延伸与拓展,例如通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十大和谐家庭”评选活动,推动以家庭和谐促社会和谐。同时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乞巧节是女儿节,借助传统仪式,目的在于戒告年轻一代,长大成人就应该担负起自己应该担负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要孝顺父母、和睦兄妹、团结邻里、善待他人,做一个贤良淑德之人。

4,文化节活动内容日渐丰富

恢复了传统的“七夕祭典”仪式,以珠村乡民代表、天河区中学生为表演主体,仪式按照古礼程序举行“七仙祭礼”,包括致祭文、三叩首和三颂唱等环节,整个仪式表演庄重精美、虔诚大气。新增的活动内容有乞巧女儿形象大赛等,兼顾传统与现代且日渐丰富多元的乞巧节活动内容,是吸引各个年龄层观众前来参与文化节的首要条件,也是十年来乞巧文化节越办越好的主要原因。

5,文化空间从无到优

2012年,投资近3000万元的融七夕文化广场、乞巧主题公园为一体的乞巧文化核心区如期完工,为乞巧文化节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本保障。全新打造的乞巧文化核心区域,增设了七娘阁、鹊桥、雕塑,加挂灯笼、旗幡等七夕饰物,使公园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全国首个以乞巧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已在天河珠村建成,并在2014年7月29日对外开放第一期展览,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328平方米,一期工程共410平方米,由5个分馆构成,除了可以看到传统“摆七娘”展示之外,还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手段介绍乞巧历史、渊源、习俗、故事。硬件环境的有效改善,大力提升了珠村的乞巧文化氛围。

6,文化队伍得到充实

通过举办十届乞巧节,天河区发现和保护了一批老乞巧艺人,借助她们精美的工艺,让广州市民重新认知乞巧,扩大乞巧文化的影响力。2004年,珠村小学将乞巧文化融入课堂,为小学生开设了乞巧手工艺制作课程,开展了乞巧文化传承课题研究。在文化主体的组织建设方面,2006年成立了天河区七夕·乞巧文化协会,2014年成立了广州市乞巧文化交流协会, 展开老、中、青三代乞巧工艺的学习与交流,争取乞巧的世界级非遗申报,使乞巧文化代代相传。

(二)乞巧活化遇到的障碍

1,内容:已经与当今生活脱节

过去,针是女性的常用工具,女红是女性的基础技能,因此,大量的乞巧故事与针有关。例如最为常见的穿针乞巧、漂针乞巧,清嘉庆二十二年湖南《湘潭县志》记载:“七夕,妇女于月下暴水浮针,以卜女工之巧。”今天,年轻女性多购买成衣,少缝补衣服,使用针的机会远远低于使用手机。

借助各种植物、昆虫乞巧,也是过去常见的手段,最为普通的是蜘蛛乞巧,除此之外,还有河南洛阳七夕夜陈瓜果乞巧,四川万县养豆芽观影乞巧,或者看流云、观星象乞巧,现代生活的都市化,再让青年女性采用原始手段、农耕道具寄托情感,成为日常生活的内容,是一件颇为勉强的事情。

2,时间:传播时效过于短暂

乞巧节采用农历纪年,固定在每年的七月初七,中国传统农历节庆,在公历中的日期漂移不定,也是逐渐在民众意识中淡漠的原因之一,传统大节自然受到重视,例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国家通过放假和宣传来固化传统。而依靠农历纪年的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例如龙抬头、三月三、七夕,随着年轻人一代一代的成长,长期被排挤在官方节日体系之外,地位显然无法与传统大节、西方节日同日而语。

乞巧作为文化行为,得到关注的时间,往往就是乞巧节前后,给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感觉,作为一个暂停了多年又重新恢复的节庆,乞巧活动的推广、大众审美的培养,都需要较长时间的预热,没有持续一段时间的推广,乞巧文化影响社会各界的力量还是不够的。

3,主体:渐趋老龄化

文化传承是为后代设计未来,年轻人是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主力军,未来社会的消费趋势将以这一群体为主导,所以,珠村乞巧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需要得到年轻人的认可,年轻人的文化消费心理独立而多变,具有强烈的品牌归属感、时尚意识。

目前珠村乞巧文化仍无法与他们的消费需求契合,这一群体对文化的消费选择将决定珠村乞巧文化的生存状态。当代乞巧与传统乞巧在主体方面最大的不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从小姑娘变为老太太。广州旧时乞巧,与其他地方一样,摆七娘的主体是未婚少女,乞巧是少女的专属节日,可以视为少女的成人礼。到了今天,新时代的小儿女对于传统的乞巧节并无浓厚兴趣,参与珠村乞巧的多是中老年妇女。根据研究者储冬爱的观察,2005年,珠村东南社有19位妇女参加乞巧活动,最大的85岁,最小的41岁,平均年龄60.7岁,用“乞巧婆婆”来称谓这个群体毫不过分。

4,风格:官方色彩浓厚

民节官办,内容高大上,可看不可玩,官方色彩浓厚是当今乞巧节的最大特点。各地政府对节日的利用和再造,使得大量的节日失去了原本的“土气”,开始向适应现代化大都市的“洋气”转化,例如在乞巧节举办选美活动,进行诗歌朗诵、歌舞表演、非遗文化展示,群众在活动现场的参与度较低。地方政府在推动民俗复兴的同时,也把适应政府需要的规模化、高端化特色植入民俗,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节日原有的文化风格,加速了文化表演化的趋势。

5,产品:乞巧工艺难以进入销售市场

珠村艺人创造的乞巧手工艺品,是一种特定环境中的摆设,性质类似供品,实用性不强,一旦脱离了乞巧文化的土壤,便很难得到认同。就工艺品本身而言,也缺乏时代和商业元素,难以进入千万寻常人家,成为成年人把玩的工艺品或者儿童嬉戏的玩具。从实地调研中发现,珠村绝大多数的乞巧工艺品是由村民手工制作,制作工艺沿袭传统,程序繁复,耗时长久,款式创新较慢,欠缺市场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珠村乞巧文化的推广。

6,根基:信仰的消亡导致文化功能减退

乞巧节内在的、最根本的困境,在于节日信仰的消亡和文化功能的减退。乞巧节的形成,来源于民众的信仰支撑,古代天地一体、原始崇拜的思想,导致人们寄望于天,这个节日得以发展,是因为它满足了封建社会女性渴求灵巧的需求,是典型的古代男耕女织经济模式的反映。

在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城中村,男耕女织已经不再是现代村民的谋生方式。科技发达的现在,迷信也失去了往日的市场。乞巧节存在的社会根基已经受到动摇,乞巧节内在所蕴含的乞求巧智、乞求姻缘的祈福功能,不再满足现代社会女性的需求,个性意识的增强和个人主义的崛起,使得女性相信自己胜于相信上天,传统的乞巧信仰已经被当今社会所忽略,乞巧节功能转型势在必然。

(三)乞巧节的特点

1,女性专属

在古代,女性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乞巧节可以说体现了农耕时代对女性价值的认同,也正因为如此,乞巧节在中国的分布并不十分广泛,呈点状、带状而不是片状分布,很多地方并没有七月初七过乞巧节的习俗。

乞巧文化传承至今,存在“乞巧”和“七夕”两种内涵。“乞巧”是歌颂女性的心灵手巧,隋唐之后,七夕逐渐演化为以女性为主角、以乞巧为内容的乞巧节或女儿节,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节日。在长期男权主义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应该心灵手巧的观念,既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男性的意愿,又是妇女自身的美德规范之一,所以,乞巧活动在封建社会里能够流行并且衍穿下来。

到了当代,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根本的转变,“心灵手巧”不再是社会对于女性的主要要求,“七夕”转而歌颂爱情的专一。“七夕”脱胎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北方地区存在不少牛郎织女发祥地,河南鲁山、山西和顺、山东沂源和陕西等地一直争执不休,当地都期望将传说中的虚幻世界坐实在本地,对于无从考证的传说,中国民协采用了折中的方法,同时命名山西和顺县和河南鲁山县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2,非功利性

中国传统节庆体系中,第一大类是时令性质的,例如春节、冬至,与年岁更替和节气有关。第二大类是教化性质的,具备某种明确的伦理道德职责,例如清明祭祖、重阳敬老。第三类是纪念性质的,因为某种食品而得以强化、传承至今,例如端午,纪念屈原和吃粽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忘记了节日悲苦的本意,只留下了庆祝的手段。在中国传统的节庆体系中,较少有抒发情感的,例如以感恩、爱情为主旨,表达对父母情侣之爱的节日。

乞巧节属于祈福文化,但是,由于性别的专属,加上乞巧的主神模糊不清,不掌管财权和健康,功利性不强,长期被排除在主流节庆之外,较难流传,在珠三角,反而不如观音诞、龙母诞热闹。七夕在乞巧之路上分离出爱情主题,与乞巧缺乏明确的情感诉求有关,七夕节强化爱情的忠贞不渝,算是弥补了现代节日无情感的缺憾,但同样无法解决作为祈福文化,乞巧无利益诉求的问题。

3,风俗各异

乞巧风俗大同却小异,全国各地有各自的乞巧节风俗习惯,西和乞巧节的时间长达七天,大部分地方的过节时间较短,都只是一天一夜而已。乞巧传统的仪式更加大相径庭,有的地方较为繁复,乞巧仪式不仅有祭祀程序,还有歌舞表演,娱人娱神。珠村的乞巧仪式相对简单,其特色活动是“摆七娘”。

二、国内外乞巧节近况

1,国内乞巧文化活动

目前,全国各地有着众多的“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或者“中国七夕文化之乡”, 甘肃西和以乞巧文化著名,2007年3月,西和县被授予“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湖北郧西县为“中国天河七夕文化之乡”, 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北常庄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各地举办七夕庆祝活动的方式也大同小异,不外乎举行大型文化节、开展民俗文化展演、进行乞巧仪式、举办研讨会等,举办主体很多都是地方政府,在乞巧节中穿插民俗旅游节。

浙江温州洞头县是“中国七夕之乡”,从2008年举办“七夕民俗风情节”,以海洋民俗与滨海旅游结合为亮点。洞头县投资兴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望海楼,利用东岙古巷的百年民居,精心打造东岙渔村民间民俗工艺展览馆,集中展示“巧人儿粿”制作模具等。全县共有“七星亭”作坊20多家,年销售“七星亭”达5万余个,观摩“七星亭”扎糊现场成为群众体验“七夕文化”的重要平台。

天河的近邻东莞望牛墩在2010年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称号,它的做法也是举办系列化的大型七夕风情文化节,节日规模越做越大,2010年望牛墩的七夕风情文化节被纳入文化部、农业部等主办的“首届农民艺术节”系列活动。望牛墩镇也在小学、幼儿园中大力开展非遗传承活动,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把乞巧节知识讲座设为学校第二课堂,让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目前国内传承乞巧节采用的办法

(1)文化内涵重构

乞巧节本身具有两种意义的维向,可以是歌颂少女心灵手巧的成人礼,也可以是歌颂坚贞爱情的中国情侣节。尽管很多人对于七夕变身中国情侣节持反对态度,但是,毋庸置疑,爱情文化重构对七夕节的命运逆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爱情成为七夕节的主题,契合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因为这一重构,七夕最大的变化在于吸引了都市年轻人的关注,他们的消费能力带动了众多商家的推波助澜,广告的介入和传播迅速为节庆升温,促使古老节庆进入市场,成为时尚男女的生活习惯。

(2)与美食等大众文化嫁接

为了推广乞巧节,国内很多地方都在七夕文化的“物化”方面想办法,主要手段一是生产七夕信物、纪念品,二是生产七巧果等食品。

河北省举办过“七巧果”设计、制作、包装大赛。2006年七夕节前,河北省七夕情侣节组委会提出,为让这个传统节日进入寻常百姓家,须有节日期间群众可餐、可用、可赠之物,于是河北七夕情侣节组委会广泛征集节日花卉、节日特定食品。

经过努力,2007年6月河北省评审确定“百合花”为七夕节花,“糯米枣”为七夕食品。2008、2009年又连续进行了相关的推广工作,确定糯米枣的名称为“七巧果”。为进一步推广“七巧果”这一新生事物,河北省文明办、团省委、省妇联、省民俗文化协会等单位于2011年农历七月初五还在石家庄举行了全省“七巧果”制作、包装大赛,许多酒家、饼店、美术工作室、动漫设计机构都参与了食品、包装的竞赛。

(3)复合多种文化内容

综合是大部分地方政府采用的办节方法,使得乞巧节平台化、同质化,百节一面,成为现代文化的集合体。众多乞巧节相似的内容有论坛、表演、展览等等,例如西和乞巧女儿节,一般有10项系列活动,包括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乞巧音乐创作活动、专家学者田野考察、乞巧文化摄影采风活动、制作乞巧电视宣传片、创作乞巧歌舞节目、网上乞巧活动、出版学术著作和论坛文集、民间乞巧活动、乞巧文化推广普及等,类似的活动也会在其他地方的乞巧节甚至是任何文化节中看到,说明这些手段被经常复制而且没有经过创新。

(4)民间自由成长为泛宗教仪式

活化传统祈福文化还有一个常用手段,就是对于民俗文化中祭祀、祈福功能的过分强调,任由迷信部分的内容扩展,导致民俗文化慢慢变为泛宗教仪式,这种转变最大的便利在于容易吸引民众参与,最大的弊端在于改变了民俗文化的快乐本源,成为人们敬天畏地的心理延伸。

西和乞巧被认为有信仰崇拜世俗化的倾向,叶舒宪在《乞桥?乞巧?鹊桥——从文化多级编码论看七夕神话的天桥仪式原型》一文中指出,把西和乞巧节仪礼和屈原的《九歌》以及湘西土家族傩祭仪式相比,大家先请神下凡最后再送神回归天界的仪式,几乎如出一辙。自然崇拜发源于原始文化,西和乞巧文化反映了一种原始的多神思维。

至今,现代社会依然存在源于祭神仪式的民俗节庆,科技的发展给了这些民俗节庆客观上脱胎换骨的环境,在大多数地方,祭祀民俗已经脱离出宗教信仰的土壤,变为纯粹世俗化的民间节日了,仪式的娱乐性已经替代了功用性。但是,如果文化主体在主观上依旧强化这些节庆的原始崇拜性,必然给它的未来发展带来阴影。

3,亚洲各国的乞巧节

世界各地依然保存乞巧风俗的国家,都在亚洲,几乎全部位于东亚文化圈,最有借鉴价值的是日本七夕。日本的七夕改在公历七月七日,没有任何情人节的色彩,就是祈福,是日本传统五大节日之一。日本各地有不同的七夕风俗,以仙台等地的三大祭最为著名,总体而言,日本的七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年轻人不再排斥七夕节,反而成为节日的主角,年轻人的加入对于七夕未来的传承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考察日本七夕,最大的特点是祈福仪式的简化。最富有日本特色的七夕风俗是写“短册”许愿。七夕节期间,日本的神社、商店等公共场所都会辟出专门的地方,移栽一丛丛竹子,人们在上面挂满五颜六色的“短册”,以示庆祝七夕。最初的短册是用红、青、黄、白的彩色纸和长条诗笺制作而成的,上写个人的各种心愿,用五色线条挂在树上或竹子上。到了江户时代,短册被加上了装饰的檐头,这种挂“短册”的做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在日本,政府或者民间组织主要负责组织文化活动、烘托节庆气氛,例如京都七夕祭的活动就有相扑节会、七夕立花会、御洗手祭、恋爱成就祭和乞巧奠等。仙台的七夕祭是沿用中国农历计算的,令人倍感亲切,仙台的七夕祭还有一个特色,它在正式的七夕祭之前还会有一场大型的烟花祭,届时仙台市役所会组织一场大型的烟花汇演,庆祝七夕的到来。

韩国七夕的内涵也是与爱情无关,是祈求手艺与丰收。根据崔南善的《朝鲜常识》记载,七夕原来是中国的习俗,大约是在恭愍王(高丽第31代王)时期,传到了韩国。

韩国民间百姓过去过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与中国更为接近,七月初七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过一会儿,如果桌上摆的饮食上面看到有蜘蛛网的话,就认为天仙答应了她们的愿望,与中国古代风俗一脉相承,韩国人也采用蜘蛛卜巧,祈求自己拥有灵巧双手。

三、天河区活化乞巧的目标及原则

1,重新设置节庆定位

文化传承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传承,例如修建博物馆收藏物证,整理录音录像资料,出版图书举办讲座等等,都是外人而非一定要文化主体才可以操作的,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来自外部切片式的固化传承,都是静态传承,静态传承是较为容易实现的目标。

将过往的静态传承改为活化传承,是一项长久、艰苦而且成效反复的系统工程。活化传承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完成承继者的培育,承继者一要有传统文化的技艺,二要有承继传统文化的热情,只有解决了主体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活化。

主体问题的解决无法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简单实现,乞巧活化工程是系统化的,只有完成了从内到外的转变之后,乞巧文化才能被新时代的承继者接受,而且,这样的转变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在未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将多次出现。

从功能定位而言,心灵手巧无法涵盖当代女性对于自身美德的追求,未来的乞巧应该反映女性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歌颂美,体验美,成为“中国最美的女性节日”,将是未来乞巧节的定位。从地方政府而言,扩大珠村乞巧节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将天河区打造成“中国乞巧文化体验中心”,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兴趣。从情感体验而言,改变乞巧陈旧的祈福主题,演变为大众参与度高、愉悦感强的“乞巧嘉年华”。

乞巧文化在坚持女性文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日常化”、“年轻化”、“市场化”为发展原则,配套不同的文化工程,推动乞巧由官方文化活动,逐步变回民间的民俗节日。

节庆时人潮涌动,节庆后无人搭理,乞巧活动受乞巧节时间制约呈现出短暂热闹的局面,要突破这一瓶颈,必须使得文化活动“日常化”,长年有人关心乞巧、谈论乞巧、表演乞巧、传播乞巧、学习乞巧。而未来乞巧发展的走向离不开年轻一代的成长,如果不能实现乞巧文化“年轻化”,再过20年时间,仍将出现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仅仅依赖政府投入,文化自身无法赢得群众喜爱,缺乏市场价值,也是不利于民俗节庆成长的,“市场化”是一个复杂的原则,它包括了乞巧工艺、乞巧活动的市场化,也包括了文化观念的市场化。

2,原则:以“变”保护“不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除了与自身强大与否有关外,还与它适应外界时代变化的灵活性密切相关,有些非遗文化娱乐性强例如端午赛龙舟,有些非遗文化功益性强例如武术,它们扎根民间数百年,通过父子师徒家族社群等等方式代代衍传、绵绵不绝,基本不需要通过改变来适应变化。

而有的非遗文化一旦脱离原有社会环境,就难以维持生存,例如龙舟说唱、宫灯制作,它们的传承与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活下去”,以“变化”的手段、“变化”的形式来维持“不变”的本质。源于旧时代生活的非遗文化,要想在新时代环境中适应新生活,如果没有改变和创新,固守原有的形式和内容,一味依赖政府供养,非遗将渐渐失去活力,也难以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

因此,在实事求是考量非遗文化时,第一要素是生命力,第二要素是应变力。活化乞巧节等非遗文化,实际上就是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和应变力,传承人的创新性传承,是非遗保持活力、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动力。

“变”也是时代对于文化的决定作用所要求的,乞巧节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前,传承主体是各地民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体现了当地民众的信仰和价值观,乞巧节在成为非遗后,其传统的形式和内容都会因为有政府的强制性保护而存在下来。但是在民间,传统乞巧节不可能被原滋原味地传承下去,肯定要有适当的调整或自我更新,以适应年轻一代的需要。

创造性传承体现了文化对辩证规律的遵守。在西和,年轻女孩在乞巧节期间不愿跳过去奶奶们教的舞蹈,她们用的是流行歌曲,跳的是现代舞,有些年轻姑娘就是为跳现代舞才参加乞巧节活动的。我们不会因为姑娘们喜欢跳现代舞,就认为这不再是乞巧节,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衡量,本真性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追求的终极目标,生命力才是非遗文化的灵魂。

3,机制设计:搭建“四有”框架

乞巧等非遗文化实现活化传承需要建立“四有”机制,“四有”是指:有人教;有人学;有自我组织系统;有传承阵地和成果。

“四有”机制涉及传统文化存在的真实状态、主体传承的自觉性、文化设施、社会组织的参与等软硬件条件,诸多要素联动形成“四有”,这是一个行政区划内的本土文化实现自我传承的最基础保障。

对于珠村来说,“有人教”指本村存在着乞巧传承人,除了省市文广新局认定的非遗传承人之外,传承人也可以是被公认为该地区该类型文化的代表人物,传承人由民间推举官方认定,其主要职责便是传授或组织传授本村年轻弟子学习乞巧技艺,保留传统的基本根基。

“有人学”是指本村或本市的适龄青年,通过自然传承或组织化行为,向乞巧的传承人或家中长辈学习此项技能、知识,意愿是“有人学”的关键核心,“有人学”的意思是“有人愿意学”,而不是“有人被迫学”。

“有阵地和成果”在经济条件优越的情况下,是较为容易实现的,珠村有乞巧博物馆、广场等集体活动场所作为文化阵地,政府的介入保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阵地和成果问题,乞巧成品陈列在博物馆中,发挥着持续激励和凝聚作用。

“有组织系统”是“四有”机制的关键,当自然传承出现阻滞的时候,人为建立一套新的组织系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得非常重要。系统中的“组织”最好是指村民的自发组织,不需要政府介入便可开展有效的传承活动,在古代,宗族势力往往是这样的组织形式,它通过民俗礼法、村规乡约等载体,刺激或承载着上述文化传承。今天,人口组成的复杂、社会的开放性,都很难再采用家族式管理来推进文化的延续,组织的延续机制只能是通过服务型非政府组织、协会等民间团体来完成。

四、活化乞巧的系统工程

(一)远景工程:规划乞巧节的未来

1,重塑节日的核心价值

之前我们提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构成要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节日名称,二是在历法中的位置,三是特殊的活动内容,四是特殊的活动空间,五是参与主体体验和情感的特殊性,最后一点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要过乞巧节?是当代和未来年轻人必然不断探寻的一个核心问题,仅仅为了继承传统、承担社会责任,是无法推动乞巧深入民心成为自觉行为的,在娱乐至上、自我中心的年代,节庆必然要有个体值得投入的价值,才可以为年轻一代接受。总是追溯乞巧节的历史来源,过分强调传统的牢不可破,实际上,对于乞巧的活化并不有利。

乞巧节从几年前被发掘到今天再利用的过程,也是一个乞巧节面临挑战、寻求生机的过程,需要以新的姿态呈现,而不能只注重传统的、古老的民俗事项,要将刻板的意识形态,转变为适合现代社会的生活乐趣。

设置乞巧节的情感主题是重塑乞巧节核心价值的关键。

老市长朱光将乞巧划归姻缘范畴,他在《广州好》里写道:“广州好,乞巧乞姻缘。巧艺年年祈夙愿,钟情红粉总堪怜。今日得团圆。”一语道破乞巧节妇女内在的心理动机——乞求姻缘,乞求美好的婚姻。

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感恩节等等西方节日获得当代年轻人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强烈的、独特的抒情性,或是表达爱意,或是表达感激,节庆的客体与主体的关系都非常明确,儿女对母亲,儿女对父亲,或是情侣之间。

目前,国内的七夕节,部分地方以爱情为情感诉求,倡导高尚文明的爱情生活,推崇忠贞不渝、始终不变的感情,这种健康的爱情理想与现代情爱观是相通的,可以正确引导现代婚姻家庭的健康成长,对提高民族素质,净化社会风气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天河来说,转向爱情主题与传统不符,不过,也没有必要完全排斥爱情文化,爱情与乞巧有着天然的联系,活化乞巧节要善于发扬岭南文化务实、兼容的特点,在文化的根源上树立情感的归依,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根据群众的选择和认可来做决定。

随着时代的变化,乞巧节以女性心灵手巧为情感归依,显然无法为当代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所接受,放弃狭隘的“乞巧”,而把祈福的主题扩大至与女性相关,基本主题为祈愿“女人一生美丽”,而分主题则可以是对健康、样貌、心灵、家庭、事业等等不同幸福的祈祷。

除了功用之外,节庆的情绪体验也是其重要的组成内容。情感是节日的核心价值,现代节日必须是快乐生活的升华,它的活动内容不是沉重的、刻板的,而是愉悦的、幸福的体验。女性的嘉年华尤其是青年女性的嘉年华,是未来乞巧节承载快乐的方式,例如在乞巧节组织“最美巡游”,世界各地与女性有关的美丽文化,都可以在这个巡游节目中展示,巴西的桑巴、中国的花旦、COSPLAY、比基尼女郎等等。或者组织专属女性的“彩色跑”,只允许女性参加,全长10公里。

节日还是一种社交活动,内容必然是便于大众参与的,举办乞巧女儿选美活动,能够参与的人数不多,活动的门槛较高,不妨尝试举办“广州巧女儿”系列技能大赛,例如缝纫比赛、裁剪服装比赛、十字绣大赛、快乐厨房大赛、广场舞大赛等,提高活动的参与性,降低公众关注的门槛。

2,保留乞巧节祈愿文化的本质,简化程序

未来生活,同样需要祈祷美好的愿望能够实现,只是人们不再迷信祈祷的作用,与过去人的力量渺小相比,现在人们的自信心十足,祈愿不会改变个人的命运,只是心灵安慰的一种方式,这是传统文化在古今功能方面的巨大差异。

因此,在乞巧文化的价值建设上,继续以祈愿为核心,就需要进化祈愿的载体,传统实体祈愿手法是互联网等虚拟科技无法取代的,这是值得保留的。佛山正月“行通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代祈愿的成功例证,现代生活广受欢迎的祈愿方式要求越简单越好,一是有一个独特的场所,通济桥“九出十三归”;二是有一个独特的时间,传统是正月十六行通济;三是有一句独特的口号,“行通济,冇闭翳”。

类似的案例还有黄大仙、车公庙、三元宫上头柱香或者南海观音寺的“借库”,都非常简单,过多的仪式和繁复的环节只会阻碍普通百姓参与。乞巧祈愿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场所,乞巧博物馆用于收藏文化发展的物证,无法推进作为祈愿的场所。让传说成为现实的场景,让美好的感情有寄托的载体,无论是爱情含义的七夕文化,还是成长含义的乞巧文化,都需要用实际的方式来表达,桥梁、街道,都可以成为祈愿的场所,建议天河区,在珠吉街正式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后,选择一个地方,新建一处文化地标,使之成为人们的祈愿胜地。

对于信众来说,还需要一种动作来表达感情,例如在七夕桥上挂连心锁,或者抽“乞巧签”,将与女性有关的所有好事,一事一签,无需解签,供人抽取,一人只能抽一签,寓意心想好事得到暗合,日本乞巧节的祈愿方式值得借鉴,它没有庙宇之类的场所,在街道通过商家就能实现祈愿,非常简单易行。

乞巧祈愿需要改进的第三件事情是设立口号,口号只是表象,它传递的是祈愿活动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独特诉求,口号的征集有多种方式,征集口号的过程也是宣传乞巧文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是讨论乞巧核心价值的过程,经过研讨,将群众特别是青年人认可的乞巧核心诉求过滤出来、确定下来。

总而言之,祈愿的核心是心灵安慰,程序起到的作用是强化暗示力量,到了当代,程序难以发挥心理暗示作用,祈愿需要简化手续,程序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越简单越好。如果乞巧需要很多复杂的跪拜程序、禁忌仪式,在年轻一代的传承必然遭遇强大的阻力,因此,乞巧祈愿必然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情,大规模、步骤化、社团式的集体仪式,只能由政府组织,不可能实现个人化,也必然不可能全民化。

3,强化“七娘”原型崇拜的两种选择

虚无缥缈的情感表达,对于百姓来说,较难有所寄托,他们需要一个明确的载体或者说是对象,用来诉说要求宣泄情绪,进行人神对话,而祈愿女性美丽的载体,必然与乞巧有着密切关系,在珠村,这个载体就是“七娘”。

岭南一直信仰多元化,各路神仙和谐相处、兼容并蓄,在中国的神话谱系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女性神,例如妈祖、金花娘娘等,都是以保护神的母性形象出现,缺少司职爱情、艺术的年轻女神例如西方神话中的维纳斯,七仙女属于道教系统,在岭南,道教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七仙女的形象与往昔凝重沉稳的女神们不同,她追求爱情、个性鲜明、胆大直率,行为随心而欲,颇有当今年轻一代风貌,是非常适合移植当代,成为姑娘心中的神级偶像。

现代文化,偶像要具备多样性,能够被穿越解读,适合动漫等艺术形式表现,七仙女没有在过往担负重要的保护职能,在大家心目中,她不是一个有着明确司职的神仙,她的亲民性和活泼个性,可以充分利用,进入艺术领域,不过,作为祈福文化的原型崇拜,七仙女的形象活泼有余而沉稳不足,难以发挥神灵赐福保佑的心灵安慰作用。

“七娘”在珠村的乞巧文化中非常虚无,几乎没有原型,完全不像南沙的妈祖、西樵的观音。明确的“七娘”崇拜是在台湾,七夕这一女儿节或者情人节,在台湾又演变成了孩子节,每年这天,人们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祈望“七娘妈”保护孩子。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

台湾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到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所以,七夕节也相当于孩子的成人礼,很多家庭都要因此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

如何强化崇拜的原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珠村本身并没有“七娘”崇拜,大部分珠三角农村,原始信仰是道教,崇拜的神灵是洪圣、关公、财神等。当然,在基础设施的对应方面,也可以采用南沙的方式,修建七娘庙,直接复制外来文化,但是,外来文化如何落地生根,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难题。

(二)青苗工程:明确未来传承人群体

1,培养“青年文化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区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活态传承,所以一定要有源源不断的传承人,才能让一种生活方式传承下去焕发活力。天河区实施“青苗工程”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一批又一批青年人作为文化传承人,加以持久培养。

第一类合适的传承人,是珠村乞巧家庭的后代,家庭传承的方式是最有力的,子女是第一传承人,这一项目一定要在珠村的年轻人中展开,年轻人土生土长,是本土文化责无旁贷的延续者,如果他们都不能担负起这一重任,那么,珠村将失去乞巧文化。城中村的年轻人已经身处城市之中,无需务农,很快就会彻底忘记过往身份,接受新时代变迁,融入大都市中,因此,需要在他们心中种植乞巧文化的青苗。

第二类合适的传承人,是外城区对于乞巧有兴趣的年轻人。这一类人来源广泛,可以是广州的户籍居民,也可以是没有户籍的新客家,挑选他们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对于乞巧文化的兴趣,他们是否有志于从事与乞巧相关的工作例如实践、传播等。

挑选、培养“青年文化传承人”,是一项长久、艰巨的工作,仅仅依赖资金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青年文化传承人必须热爱非遗文化,才能执着与坚守,把这份热爱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正因为有了热爱的火焰,传统非遗文化才可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年轻人对于未来的付出,是活化非遗的生命之源。

吸引年轻人加入“青苗工程”,成为“青年文化传承人”的具体做法也是建立“四有”机制:有组织、有平台、有资金、有推动。

有组织是针对性的成立广州乞巧文化交流协会青少年分会,吸收25岁以下的青年、中小学生参加,依托协会为机构基础进行评选,其中的优秀者,每年一次授予十名“天河区青年文化传承人”的称号。

有平台是专门举办“青春乞巧文化节”,每5年举办一次,那一年不再举办常规的乞巧文化节,替代的便是“青春乞巧文化节”,完全以年轻人的乞巧成果为主,由广州乞巧文化交流协会青少年分会负责筹备承办。

有资金是设立奖励型事业补助,天河区为青少年组队参加“青春乞巧文化节”提供分批资助,成果申报获得立项就可以得到一部分资助,成果进行到中期可以获得第二笔资助,“青年文化传承人”优先具有得到资助的机会。

有推动是给予他们机会,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自己为乞巧文化的付出,表彰他们推进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例如出版书籍、举办报告会、组团参加外地的文化活动,将他们的作品在省市博物馆进行展览等等。

“青苗工程”还需要在天河区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进行岭南非遗文化的系统教学。乞巧的手工技艺不像红木家具制作、宫灯制作或者灰塑,技术并不十分复杂,不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也无法成为一种职业,传承与否都不影响生计,仅仅是一种业余爱好,所以,活化乞巧遇到的问题还有文化氛围的淡化。

从表面上看,乞巧是一种岭南民俗文化,它的形成却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结晶,传递的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单方面强调活化乞巧活动之前,不妨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得年幼的学习者可以得到正统文化的熏陶,也可以促使家长认识乞巧活动的文化价值,推动他们鼓励子女学习乞巧。

任何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例如西和,悠久历史形成了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使西和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与乞巧相伴的还有山歌、春倌、羊皮扇鼓舞、耍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共同特点是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众多民俗相伴传承,历久不衰,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对于珠村乞巧的未来,培育一个良好的非遗氛围非常重要,年轻一代和学龄儿童仅仅学习乞巧是不够的,孤立地学习乞巧技艺很容易感觉乏味,应该将岭南非遗文化技能系统地传授给他们,例如剪纸、年画、粤剧、功夫、醒狮,使得他们明白传统的融合统一,乞巧只是其中的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滋养,仍然可以发挥巨大的教化作用。

珠村乞巧节民俗文化保存得完整与否,与其所在的地域文化系统不无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天河在保护乞巧的同时,注重保护、传承其他岭南非遗,对于乞巧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2,培养“乞巧文化使者”

乡土文化多源自本土成于本土,古代,文化传承人并不需要与外界进行有效沟通,传播高质量的文化信息,今天的情况有所不同,珠村已经不再是乡村,它被城市包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已经都市化了,珠村的后代不可逆转地处在了都市文化与乡土文化之间的交叉点,他们代表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进行沟通,因此,与都市文化的对话,将是文化使者的主要职责之一。

“乞巧文化使者”是民俗文化人才培育工作的一个高级阶段,“乞巧文化使者”包括两种人才:一是非珠村籍的乞巧文化专家、志愿者、形象大使;二是珠村籍的乞巧从业人员,他们不一定是乞巧的官方非遗传承人,在当地长大又受过一定教育,既能活跃在村民中间推动传承又能对外做有效沟通,既谙熟本土文化底蕴又了解文化市场的潮流和需求。

“乞巧文化使者”的功能与传承人不同,传承人是一个传统文化的传递者,他的作用可以仅仅是活化石,用来保存文化的延续、展示文化的样貌。

文化使者的作用在于主动地承担文化传播、普及两大职能,推动活化传承,他的技艺不一定是顶尖的,但是善于采用各种方式培育村里村外的年轻群体,促使族人子弟逐步具备文化主人翁观念,以传统文化为骄傲,自觉去保护乞巧等传统文化。

“乞巧文化使者”的授予由地方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旨在鼓励珠村人行动起来,主动担负推动文化繁衍的重任。条件是技能成熟,并积极与政府及社会机构合作,参与、推动各类文化保护活动和项目。

同样,“乞巧文化使者”也将获得天河区给予的奖励型事业补助,与“青年文化传承人”的奖励方式不同,“乞巧文化使者”获得的奖励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每年都有,每3年复评一次,保留称号者将继续获得奖励。无论是“文化使者”计划,还是“青年传承人”计划,都是把鼓励本地区文化传承行为作为持续性目标和根本宗旨放在首位。

3,组织机构:成立乡人评委团

珠村乞巧文化发展组织机构建立的原则是本土化、自觉性、自治力,组织形式可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但自我管理的原则不变,政府部门帮助扶持一段时间之后,交给村民自主自治,只进行业务宏观指导。

天河区已经成立乞巧交流协会,以协会为主要形式的民间组织起到沟通政府与百姓的作用,带有半官方半民间的性质,乞巧交流协会可以利用政府资源独立运作,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娱乐为工作形式,是一种非营利、互益性的民间组织。

学会、协会等民间组织机制灵活、功能多样,能以贴近基层的服务形式,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在“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目标下,承担基层政府剥离的部分服务职能,有助于实现政社分开、政事分工。但是,对于珠村来说,市、区两级的文化协会管理者多为学者、官员,在目前乞巧文化已经具有相当群众基础的情况下,应逐步把文化的操作权下放到民间,在乞巧艺人中建立起组织机构,由他们去推动活化机制的建立,是切实可行的。

组织形式可以是本村乞巧传承人组成的“乡人评委会”,由村委会协助开展工作,政府发放补贴但不参与具体事务,“乡人评委会”成员由村民自主讨论决定,选出村里德高望重的乞巧人士担任,不一定是村干部,老中青三结合,他们熟悉本土文化,掌握传统神韵,是真正的乞巧骨干。

遴选乡人评委的具体标准由区文化部门制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年进行调整,参考指标首先有技艺水平或参与活动的年限,老人参与过八届以上乞巧文化节,中年人参与过五届以上乞巧文化节,年轻人参与过三届以上乞巧文化节。其次是获奖情况,无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年,获得任何一种区级以上奖励,例如广州文艺奖、区劳动模范、区优秀教师,都可以成为候选评委。第三是得票多少,采用差额选举的办法,由市或区乞巧文化协会主席团成员投票决定。

乞巧本来就是一种民间文化,民间文化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草根性,无需受艺术理论的“科学”指导,“乡人评委会”的作用在于鼓励民间艺人大胆创造,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由他们去组织创作、展开讨论、开设培训班,判定村中子女们学习的技能、水平,将文化的解释权、操作权交回给他们自己。区乞巧文化协会从每年的活动经费中抽出一定数额,用来扶持“乡人评委会”,规定评委会每个季度需要完成的作品数量、讨论会数量。

这样做的价值在于:首先保障了传承与评判的一致性,村民教,村民评,从技术上保持了传统的一致性。其次,激励本村传承人实现自我价值,担负薪火传递的使命。第三,使得社区成为文化传习平台,由村中德高望重人士把文化放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讨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文化传承工作日常化。

目前的乞巧交流协会,可以摆脱实际指导操作的框限,理事除了专家外,还可以发展投资商加入,工作范畴也可以扩大到组办培训班、出版书籍音像制品、举行大型活动,甚至招商投资等经营活动,最终目标是在更高的平台上,成为指引乞巧文化事业发展方向的核心机构。

(三)硬件工程:建立乞巧文化地标

文化地标可以根据规模不同,建设体量或大或小的建筑。大型的地标景观甚至可以是自然山水,例如坐落于南达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总统山。很多城市采用建筑物,例如巴黎凯旋门,广州也曾想过在海珠区新商务中心区设立地标建筑——广州门,以表示该区域位置和功能的重要。规模最小、最简单的地标是城市雕塑,城市雕塑规模小、费用少、主题明确,可以是纪念性的,以雕塑纪念当地著名的人物与事件。也可以是歌颂性的,把城镇的理念、理想、历程等等形而上的内容,运用雕塑艺术具象化地表达出来。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文化地标建设的原则都是一样的,首先,成功的地标要切合地方实际,城市文化地标的基本功能决定了它是为特定的地域和环境服务的。其次,成功的地标必然要有鲜明的思想性,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才能把它作为城市的标志。

随着文化的发展、乞巧知名度的提升,天河需要一个文化地标加强人们对其的认知度。天河采用何种方式、在哪里来建立一个乞巧文化地标,可以由市民投票来决定,可以是一组城市雕塑,也可以是一个独特的建筑,只要能表达乞巧的理念,符合天河的实际,获得大部分群众的认可,便是一个好作品。

由于体量较大、位置独特,采用地标建筑扩散知名度,其效果往往轻易超越城市雕塑,另外,地标建筑作为城市文化载体,其功能的多元化,也是城市雕塑难以望其项背的。

天河珠吉街已经正式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可以根据乞巧文化特点,在天河区范围内建立一个乞巧文化地标,具体方案可以由专家提出,公众参与讨论最好决定。

乞巧文化地标的功用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可以作为建筑艺术用来观赏,还要具备乞巧祈福的实际利用价值。例如建设中国传统“七宝塔”,以古典风格、现代形式建设一座木结构宝塔,设计方案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征集,“七宝塔”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观赏,而是用来祈福,满足乞巧活动“天人感应”的心灵诉求。

(四)软件工程:打造参与性、愉悦感强的乞巧嘉年华

乞巧的活化,除了有政府的推动力之外,还必须有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没有吸引力的活动,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一定不会很高。

1,乞巧的仪式:竞争性获得

如何设计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就需要从操作层面入手,将原本的平等参与环节通过政府手段,变为竞争性获得额外资源,改集团式扶持为定点式扶持,还原小台“摆七娘”,借鉴外地的经验加以改造,设立乞巧之家。

西和乞巧有一个坐巧环节,通过选址确定坐巧人家。为了让乞巧节顺利进行,每年都会选定一个坐巧的人家,确定坐巧人家的标准有很多,例如家中是否有姑娘乞巧,家庭的硬件条件是否合适,院落房屋是否宽敞,交通是否便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主人是否好客。

西和老百姓认为,能在自己家里坐巧,是一件很有福气的事情,甚至可以让家里不孕的妇女怀胎生子,所以有很多人家申请坐巧。选定坐巧人家后,村里乞巧的姑娘还会推举一个乞巧活动的负责人,当地人称之为“巧头”。

巧家和巧头的选择,带有一定的竞争性,原本是民间自发推举产生的。珠村乞巧并没有这一环节,可以考虑移植过来,通过政府投入资金,进行程序设置,仍旧由村民选出,政府辅助以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获得乞巧之家(简称巧家)资格的家庭,需要进行公示,如果村民意见太大,就取消本年度的候选资格,但不影响来年继续竞争巧家。

由于巧家需要拿出自己家庭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乞巧作品,每户每年政府补贴一定的费用,每年选出五个乞巧之家,并举行评比,最终获得年度优秀设计奖的巧家,还能再获得额外的奖金。竞争性机制的设置,目的在于消除大锅饭,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利局面,鼓励乡村文化骨干脱颖而出,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认可。

2,中国最美女性节日

女性对于美的追求,自古以来没有改变过。真、善、美是人类对于自身道德、情操、风采建设的根本要求,专属女性的节日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例如强调男女平等的三八国际妇女节,日本3月3日的“少女节”,5月29日是中非的“妈妈节”,8月12日是泰国“母亲节”,10月中旬是德国莱茵地区的“妇女狂欢节”,却没有一个节日反映了女性对于女性之美的热烈追求。

女性节庆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专业化、个性化、时尚化,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学校园自发兴起的“女生节”,由于不愿意被称为妇女,但是也不想放弃女性的节日特权,于是,山东大学的女生在1986年把3月7日定为“女生节”,之后,这一节日扩散到全国各大高校,逐渐成为高校女生必过的节日。

女生节是一个关爱青年女性、展现知识女性青春风采的节日,它的活动内容品位格调较高,人文色彩浓厚,在引导青年女性关注自身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文化内涵、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说是当代校园文化追求个性潮流的典型反映。

社会规范对于男性的要求,可以笼统地称为“绅士风度”,对于女性,可以笼统地称为“淑女风采”。乞巧节反映的一方面应该是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女性对于自己的要求,两种要求殊途同归形成合力,才是产生节日欢庆的社会基础。

心灵手巧是女性美的一种,追求美,不仅是古人的行为,也是当代人的权利;追求美,不仅是少女的权利,也是全部女性的权利。良好的定位是节庆长久发展的坚实基础,乞巧节应该把定位从细节化的“心灵手巧”扩大化为广义的“追求美丽”,而这里的“美丽”既包括“心灵美”也包括“外在美”。

没有社会承担的节日必然是轻浮的,未来的乞巧节在娱乐化的活动中,一定要体现出“中国最美女性节日”定位的道德追求,对于“美丽”的表达一定要有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例如每年评选最美女性,把奖励给予女环卫工人、女医护人员、女教师、女警察、女科学家等等心灵最美的女性。

作为定位的直观反映,乞巧节还需要向社会征集口号,口号能够简洁明白地传达节庆的新价值观,响亮的口号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是节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人们对于节庆的记忆并非来自它背后的价值,而是直接来自口号。

3,乞巧嘉年华

如何从活动内容上反映出“中国最美女性节日”的特色?关键在于强化参与性和愉悦感,活动越简单,参与性就越强,就像马拉松,会跑的人都可以参加。愉悦感来自对于生活常理的颠覆,例如泼水节和最近流行的“彩色跑(COLOR RUN),节日允许做平时不可以做的事情,这样的体验是愉悦的。

嘉年华的内容设想可以交给大家参与策划,乞巧嘉年华是视觉、听觉、味觉等等感觉得到快乐享受的盛会,简而言之可以由以下项目组成:首先是视觉盛宴“天上人间化装巡游”,以“七夕”为主题,社会人士可以自由组队报名,在天河体育中心、宏城广场一带进行巡游。其次是听觉盛宴“七夕广场音乐节”,之前天河也举办过“尚天河”广场音乐会,广场音乐会的目的是制造娱乐,帮助业余歌手有机会登台亮相。第三是专业色彩较浓的“巧手”缝纫大赛,缝纫比赛有很多种形式,有的采用拼布,有的是手工,有的比速度,有的比创意,相同之处是缝纫比赛基本上都是女性参与,较少男性来参加比赛。作为一种能够体现女性专有技巧的手工比赛,缝纫比赛较好地切合了“乞巧”的传统主题,建议用来作为活动的娱乐性项目。

(五)产品工程:回归日常生活

1,从乞巧产品的生活化活化乞巧

一成不变的斋塔、芝麻香、米花等乞巧工艺并不利于吸引珠村的年轻人参与制作,高科技时代,3D打印等等技术的问世,已经使得手工艺品仅仅依赖耗时和精巧想打动人们是不够的。乞巧品的活化在保持原有的祈福功能基础上,必然要完成三个转化,首先是回到日常生活中来,具有日常生活的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其次是价值设定从信仰展示回到情感寄托,表达爱、关怀等永恒主题。第三是设计和制作方面有个性特征和时代气息。

实现三个转化的关键是传说人物具象化,将原本停留在书本中遥不可及的神话原型变为可亲、可触、可玩的对象,赋予其鲜明性格和时代感,这是乞巧工艺产品化的第一步。选择七夕鹊桥会的主人公牛郎、织女为原型,制作公仔玩偶,使之成为乞巧文化的吉祥物。牛郎、织女是各地民众都十分熟悉的传说人物,通过向社会广泛征集意念,以现代工艺设计和创作手法,牛郎变身为“七仔”,织女变身为“七妹”,借鉴芭比娃娃的做法,人物性格鲜明,情感性格突出,人物造型系列化,包装变化多端,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完成玩偶的二次审美。

拓展乞巧工艺品的选材范围,是乞巧产品日常化的第二步,除了以牛郎、织女为原型塑造个性鲜明的公仔之外,乞巧工艺品还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岭南传统文化系列嫁接,设定年度主题,例如以十二生肖为载体,每一年讲述一个故事,主题年年创新,马年的主题是“龙马精神”,鸡年的主题是“金鸡报喜”,龙年的主题是“龙腾万里”,羊年的主题是“三阳开泰”,市民喜闻乐见而且明白其中含义,欣赏与接受自然就没有障碍。

乞巧工艺实现功能多元化,是乞巧产品日常化的第三步,主要延展的方向是智力开发。中国传统玩具中有各种“七巧”工艺,例如七巧板,外国类似的玩具有乐高,都是心灵手巧的体现。天河区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七巧玩具设计大赛,邀请专业的设计公司参加竞赛,设计一种与别不同的玩具,需要一定的手工技术方可组合完成,每2年举办一次,通过高端设计与手工制作的融合,使得七巧产品具有购买价值。

政府的推动作用在于将资金用于活动的举办,推动乞巧产品向日常化方向发展;另外一方面,是开设乞巧形象店,在天河区商业繁华之地,开设乞巧文化形象店——“七巧村”,主要的作用在于展示历年参加比赛获得名次的好设计,售卖已经产业化的七巧玩具产品。

2,乞巧活动劳作化

大量的民间工艺、非遗文化来自劳动之中,劳动作为谋生手段,是文化最肥沃的土壤,只有将文化之根扎入劳动的土壤,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将非遗项目从日常劳作中抽离,并不利于非遗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尽量回到劳动环境中,劳动不仅创造了文化,劳动还可以承载文化,让文化在劳动中生存发展,才可以血脉相传,繁荣延续下去。

乞巧不是一种手艺,它并不具备作为一种生存手段被保留的条件,就算是一种劳动技巧,到了今天,很多与非遗有关的技艺都面临式微的困境,例如红木家具、盆景、制砚、宫灯等等,都面临着到底是技术还是艺术的选择性困境。即便如此,劳动技能式非遗的生命力还是要强于艺术观赏性非遗。

乞巧向技艺型非遗传承有两个步骤,一是筛选传统,很多乞巧工艺品是用食物制作的,例如芝麻、大米、金针菇、花生,这些原料都不适合成为可以售卖的工艺品;还有一些乞巧工艺品是利用现成玩具改装,同样没有市场卖点。而珠片、串珠等具有岭南特色,色彩鲜艳,可以根据要求加工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原材料,制作工艺品。二是提高艺术性,引进专业设计,使之市场化,珠片、串珠需要手工制作,适合各个年龄层的妇女参与,用来制作衣服、手袋、摆件、玩具、装饰品等等,专业化的设计能够使产品脱胎于传统工艺,变得与现代社会更加融合,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了珠片、串珠这样新型的乞巧工艺原材料,可以引导村民围绕新材料进行创意,或者采用来料加工的方式,将产品发包给村民制作,成品放在乞巧专卖店中出售。

没有新型的、适销对路的乞巧产品面市,没有乞巧的劳作化与乞巧产品的市场化紧密结合,没有市场化的产品,就不可能有劳作化的技艺出现,因此,乞巧整体市场化也是乞巧与乞巧节分离的一个重要步骤。

(六)传播:用现代手段讲好传统故事

1,系列网络平台:传播全民化、常年化

让每一个广州市民都有可能、有机会成为传播乞巧文化的主力,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机制,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创造机会使得广大市民可以发挥聪明才智,来关注乞巧、参与乞巧节。乞巧发展的另外一个障碍是活动时间短暂,影响扩散效果,改变这一局面可以通过网络,以传播的方法实现乞巧日常化。

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得这一互动平台成为可能,建立“爱上乞巧”系列网络媒体,包括乞巧文化网站、微信订阅号、官方微博,让大家特别是年轻人有机会投入其中,使得乞巧的传播全年化、年轻化。

利用网络平台举办系列活动,是其中一项主要工作。例如举办“天上乞巧”小学生征文比赛,让大家发挥想象力,幻想乞巧故事,天马行空地设计各种人物各种经历,从而接触乞巧文化、了解乞巧文化。

在乞巧节前夕,举办“人间乞巧”春季行动,鼓励年轻人为乞巧节活动出谋划策,征集活动方案,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关注活动,策划各种大家喜爱的活动,提出建设性的创意,采用众筹的方式去举办乞巧活动,以最炫方式组织节庆、传播文化。

2.艺术表现方式的现代化:动漫

动漫是下一代广州人讲述乞巧故事、传播乞巧文化的工具,动漫有着不拘一格、充分想象的创作空间,因此,往往能以细致的角色、奇幻的造型、独特的场景,实现超现实的抒情和叙事,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幻想,非常适合与神话等非现实题材结合在一起。

对于乞巧而言,动漫是完成乞巧故事生活化的手段,与专业的动漫公司合作,以“七仔”、“七妹”为动漫原型,将他们的故事以幽默的方式传达出来,例如,创作“七仔七妹在天河”,必然使得这两个人物成为年轻一代耳熟能详的角色。

利用动漫传播乞巧故事,可以采用分步骤推进的方式来进行。首先是创作简单的四格漫画,设立专门“七妹”网站连续刊登这样的网站,再为这一对故事原型增加嫦娥、玉帝等外围人物,形成一个丰富的故事组合。到了故事风格基本定型,观众认可度较高的时候,再进行第二步的创作,拍摄“七仔七妹”动画片,在全国甚至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天河乞巧的文化理念。

动画创作另外一个好处是与乞巧工艺品配套,根据每年乞巧工艺品的生肖主题,创作漫画,例如七仔与龙的故事、七妹与羊的故事,促进文化与产业的融合。

动漫的风格是夸张,它对于故事和人物的加工必然年轻化,这是我们在观念上首先必须接受和认可的,如果选择漫画作为传播工具,就必然允许它的故事与原始的牛郎织女存在差异,对于21世纪出生的年轻一代而言,无法理解男女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也无意去同情神话人物的不幸,与其让下一代忽略传统文化,不如让他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得到一个快乐感更强的新文化故事。

3,携手黄埔、东莞:打造,岭南乞巧文化圈

对于天河区来说,还有一件工作是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完成的,就是联合黄埔区、东莞望牛墩,消弭行政区划给文化带来的割裂,联合行动、统一规划,共同培育乞巧节。

黄埔的茅岗、横沙、双沙、庙头等地历来也有“摆七姐”、“拜七姐”的传统习俗,古代,天河珠村、黄埔横沙、东莞望牛墩之间并没有受到现代城市行政区划的限制,这一带村村相邻、民风相近,乞巧风俗盛行。黄埔区是从2007年开始正式举办“乞巧节”的,大致内容与天河区相似,市民除了可以看到精致的乞巧工艺品外,还能免费品尝波罗粽、观看正宗的广府民俗婚礼表演等。

文化传承必须最大限度社会化,集合更广泛的资源,通过各地政府和媒体的参与,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才能赢得生长空间和社会营养一起做大。在这方面,兄弟城市的做法值得借鉴,佛山是南狮故乡,南海、顺德、高明等地都有众多的醒狮团队,佛山在西樵山举行了首届“百狮争霸闹元宵”活动,集合了各地醒狮集中展示醒狮风采,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改变天河、黄埔各自乞巧的局面,携手东莞一起做大乞巧品牌,对于大家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弊。具体做法可以建立合作机制,扩大平台,加强交流,共同做大做强乞巧文化。

结语

在恢复传统节庆的过程中,各地的地方政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地方政府的参与,很多传统节庆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静静地消亡。不过,“官办”的走向与民俗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末,地方政府借用节庆的目的是“搭台唱戏”,借文化招商引资,到了21世纪,经济发展趋于稳定,文化落后与经济不协调的矛盾更为突出,才使得政府回过头来,着力在文化上投入资源。

“官办”节庆的优势在于启动速度快、活动规模大、社会影响面广,但是,弊端在于地方政府过度在规模和投入上下力气,导致民俗节庆的本真特色逐渐淡化,植根于民间草根的节日变为参与度较低的文化活动,客观上使得原本乃民众自发的自娱自乐,演变为政府主导的传统文化秀。

对于政府来说,在做大乞巧影响力之后功成身退,逐渐移交主导权,淡出直接管理者角色,交由民间自然培育,是一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为保障尚处于恢复初期的乞巧,能够健康成长,政府要制定规划,引导乞巧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提供资金援助,鼓励年轻一代参与乞巧活动;设置间接管理手段,通过非官方组织进行调控;只有多管齐下、多种手段并举,乞巧才能真正在民间土壤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长成百年参天大树。

(作者梁凤莲,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