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宗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大观 > 民俗宗教 > 正文

蒸粽飘香时

2012-03-02 13:14:21 来源: 点击: 作者:

街上卖粽叶的多起来了,仿佛闻到一股清香气味,使人神清气爽,感到端午节快到了。

包裹蒸粽是端午节的前奏,亲戚、邻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来了,烧草灰制碱水,洗粽叶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说有笑,那是我记忆中难忘的乡村生活情景。粽子要好吃,选用好的糯米和上乘的配料很重要。糯米要颗粒细长,猪肉要选用五花腩,绿豆要上乘的。糯米淘洗后要用碱性强的草灰水浸泡,使糯米呈浅黄色,蒸出的粽子绵软、甘美、香味浓郁。

肇庆裹蒸始于秦代,《南齐·蝗帝史》记载:“太官进御食,有裹蒸。帝十字画之,曰:‘可片破之,余充晚餐’。”可见裹蒸受到皇帝珍爱,要留一角作晚餐,是上佳美食。据记载,早在汉代,西江两岸城乡居民已有春节包裹蒸的习俗。作为春节探亲拜年必备的礼品,裹蒸寓意丰衣足食和来年好运。清代诗人王仕祯有诗赞肇庆城乡除夕熬煮裹蒸的盛况:“除夕浓烟笼紫陌,家家尘甑裹蒸香。”道出了古端州人至今不变的乡俗。

小时最欣赏母亲熟练的包粽子技巧: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勺子里舀入适量调配好的糯米,夹上一块半肥瘦的猪肉,再舀适量的绿豆,只见她一折一卷一裹就成型了,用粽藤紧紧地扎住粽腰,结实得像碧青的四棱石块。

关于粽子的情愫内涵,小时上学课堂上听老师讲过。梁吴均的《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日投汨罗,楚人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色丝,皆汨罗遗风也。”现今人端午节裹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的楚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次次打动了我们。老师还给我们讲过许多屈原的故事,使我们了解到粽子里还包裹着铿锵的民族魂和铮铮风骨。

小时候端午节裹粽子是一种有趣的乐事,节日前几天小伙伴们便相约到山涧采粽叶、割粽藤,或者上山去打松树柴头来蒸粽子。蒸粽子时间要长,又要大灶大锅蒸煮,松树柴头耐烧,炉火又旺,家家蒸粽的炉火生着后,过节的气氛就变得浓烈了。孩子们在外面玩耍逗乐,呼吸着蒸粽子飘出撩人的浓香气味,尽情地欢乐,等待着能够美味地吃上绵软、味香可口的粽子。

煮了一个晚上的裹蒸粽熟了,清香四溢,解开扎藤剥开粽叶,那绿中带嫩黄色彩的粽肉,升腾着蒸气,散发出一股特有的蒸粽香。这种健脾暖胃的美食放进嘴里,过节的滋味就从舌尖弥漫到全身。

上一篇: 闲话广州五大丛林及其由来

下一篇: 广东醒狮

返回列表: 民俗宗教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