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文化》第二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广府文化》年刊 > 《广府文化》第二辑 > 正文

论招子庸及其文人画精神

2021-04-08 15:41:17 来源: 点击: 作者:徐燕琳

招子庸字铭山,号明珊,南海横沙(现属广州白云区金沙洲)人。父茂章,字凤来,能诗,招氏世居橘天园,是邑中望族[i]。招子庸文笔矫健,善骑射,多才艺,曾受业于张维屏。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举,大挑一等以知县用,分发山东。有干济才,勤于吏职。出为山东潍县知县,曾任于峄县、临朐,任青州知府,有政声。寻坐事落职,旋罢官归里,卒于家。子庸为人不修边幅,敏慧多能。革职还乡后,以卖画为生。尝于牍尾画竹,人谓有板桥(郑燮)风致。与温汝遂、张维屏以诗画唱酬。善词曲,创粤讴新调多种,流行民间。以画水墨芦蚧著称,兼工山水,尤擅兰竹。招子庸画作现列为国家级珍品[ii],其中的文人画传统尤其引人注目。

一、师法造化的画学思想

3DEB

招子庸所画的兰竹,或雪杆霜筠,或纤条弱筿,俱得生趣。尤以画蟹知名,着墨无多,令人想见江湖远景。山水仿王宸得其神似,又善人物,非俗手可及。然其画无承授,纯师自然。尝跋自画竹云:“画竹应师竹,何须学古人。心眼手俱到,下笔自通神。”[iii]又说:“余初学画竹,取宋元诸家学之,皆寸寸节节真画竹也。涉历江湖有年,每过竹深处,辄流连竞日;雨叶风梢,尽得其趣,乃悟何者真画竹耳。世有解人,愿将此意共参之。”[iv]

招子庸绘画,先是学习宋元之法,继而师竹画竹,也就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的“师法造化”。画竹,其实明代以来文人画的必修课程。伴随“书画同源”等理论的兴起,文人画在宋以后勃兴,一批文人相继投入美术创作。如名满天下的苏轼,书画学博士米芾都学问深湛。文同举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钱选为景定间进士,精音律之学。赵孟頫仕元授翰林学士承旨,有《松雪斋文集》十卷。黄公望稔经史,善散曲,学术博杂有异才。柯九思任奎章阁鉴书博士,擅曲。倪瓒自构清閟阁,藏书数千卷,手自勘定。至于沈周、文征明、唐寅、董其昌等人,或隐或仕,并有文名。诸家之作,展卷自有一种书卷气袭来[v]。倪瓒《跋画竹》谓:“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清閟阁全集》卷9)明人发展了“适兴寄意”(《汤垕《画鉴·杂论》)的思想,提出“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董其昌《画旨》引杜琼语)王履则宣称:“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要求“师法造化”。从心,到目,到造化,于是沟通了主观与客观、艺术与现实世界。

2BF57

招子庸画竹如此,画蟹也是如此。他家乡周围滩涂田埂常见有蟹,自小观察细致,刻画有神。画蟹自用新意,平沙浅草,着墨无多,令人想见江湖风景,风味为平常所未有。每展纸落墨.一片秋水稻芒中,几只郭索横行,跃然纸上,逸趣无穷。由于画名日彰,求之者众,便定下润格,以资限制。传说有一求画者仅致润格半数,招则戏作半边蟹与之。其画法:作一浅滩巨石,在石罅中有蟹仅露半体.状极生动,胜于全蟹。其人得之大喜,观者叹为绝品云[vi]。又有芦苇蟹图轴。纸本,水墨。纵116厘米,横55.1厘米。图中描绘了沼泽地中的数株芦苇及游走其间的蟹若干,笔法生动形象。款识:锦遇二兄雅属,铭山招子庸画。印章为招子庸印(白文方印)、铭山(朱文方印)[vii]

招子庸家乡有不少竹林,也成为招子庸写生的好素材。早晚、阴晴、风雨等不同时节,他都认真观看竹子的变化,为绘画创作积累第一手材料。能够笔笔生动,叶叶关情,良有以也。

二、大笔挥洒的逸士情怀

8C57

招子庸“有逸才,雅善绘事,墨竹尤名一时”[viii],善画大幅。今广州美术馆收藏招子庸《墨竹十二联屏》为纸本水墨。各纵300、横92,联屏共宽1100厘米,气魄宏大。此联屏为杨铨捐献,画竹林百竿矗立,劲直挺拔,坚真高节,翠姿摇影,有渭川气派。图自识:“道光辛卯三月画于西爽斋。招子庸。”钤“招子庸”、“铭山”二印,为极罕见的巨幅大作。此画作于辛卯,为道光十一年即公元1831年,招子庸时38岁,正是他精力充沛,技艺趋向成熟的时期,笔力挺秀、墨色华润,表现了新篁丛竹,老干柔枝的一片潇湘逸景。[ix]

招子庸任于山东期间,曾在蓬莱阁上留有画作。其诗《因公至蓬莱阁,信宿阁下,得观海市。酒后兴酣,拂壁作大墨竹,缀以奇石,并次坡公醉画竹石壁上诗韵》,描述了在蓬莱阁作画的情景和万丈豪情:

奇观得酒奇气出,奇气纵横生竹石。

濡染十指何淋漓,洒向蓬莱雪色壁。

生平游兴寄诗画,坡老文章皆笑骂。

写竹何须问主人,此壁不挥谁挥者。

欲界仙都竹有光,随风叶叶生剑铓。

大风披拂龙蛇走,入海定作老蛟吼。

道光间任登州知府的英文曾有诗《题招大令蓬莱阁画竹》记录招子庸的作画场面曰:“昔闻坡公善画竹,胸中自具无声诗。千寻鹄落陡发笔,洒洒现出檀栾姿。世闻俗手不解此,一枝一节徒尔为。洋川遗迹今已矣,眼前突兀逢招子。自从黔楚到幽燕,秃却千毫灾万纸。生平奇意写不足,东来瀛洲观海水。顿开眼界大放狂,尽道奔澜收腕底。龙蛇直立气盘盘,但听乾声响笔端。急挥迅扫不停手,满壁飒飒生秋寒。须臾墨汁数升尽,化作十万青琅玕。沧溟四面接此障,横风骤雨连惊湍……”[x]其情其景,焕然眼前。

惜乎这幅泼墨珍品毁于甲午战争期间。1895年1月18日,日本军舰炮击蓬莱阁,一发炮弹击中阁北壁间的“海不扬波”刻石。硝烟散去,人们发现,阁内墙壁的灰皮大面积被震脱落,招子庸的巨幅墨竹图从此毁灭。日舰炮火击中蓬莱阁后,“海不扬波”刻石上的“不”字,至今残痕犹在。[xi]

三、理想人格的精神追求

传统文人画论认为,画家必须有道德理想追求。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说:“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xii]刘学箕《送画士张道人序》亦云:“古之所谓画士,皆一时名胜,涵泳经史,见识高明,襟度洒落,望之飘然,知其有蓬莱道山之丰俊,故其发为毫墨,意象萧爽,使人宝玩不置。”(《方是闲居士小稿》卷下)在文人画理论家看来,人品,是一种独立的人格尊严,不求闻达,不为利诱,“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董其昌《容台集》引钱选语)李日华说:“姜白石论书曰:一须人品高。文徵老自题其《米山》曰: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乃知点墨落纸,大非细事,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若是营营世念,澡雪未尽,即日对丘壑,日摹妙迹,到头只与髹采圬墁之工争巧拙于毫厘也。”[xiii]他们的观点,实承庄子“解衣般礴”而来,并从一种外在的创作态度,进入到创作主体人格修养、道德品质的内在层面,反映了创作主体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保持艺术自由,超然尘世的创作需要和个性前提,代表了明代文人画论的基本倾向。

F483

招子庸虽然无师承,但其画作中,有两个人的影响是明显的。一为苏轼,一为郑燮。

招子庸所知山东潍县,曾留下因为再三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调任杭州通判,不久出任密州知州的苏轼留下的足迹,以及《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等作品。郑燮于乾隆七年(1743)年出任山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东巡至泰山,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请赈得罪大吏而罢官。二人均以骨鲠爱民著称。

招子庸的诗里,经常提及苏轼。《因公至蓬莱阁,信宿阁下,得观海市,酒后兴酣,拂壁作大墨竹,缀以奇石并次坡公醉画竹石壁上诗韵》一首,乃次苏轼韵而作,亦对苏轼的文章精神大加赞赏:“坡老文章皆笑骂”。登州知府英文《题招大令蓬莱阁画竹》也对招子庸对苏轼的模仿和爱好了然于胸:“昔闻坡公善画竹,胸中自具无声诗……世闻俗手不解此,一枝一节徒尔为。洋川遗迹今已矣,眼前突兀逢招子。”英文以招子庸为得苏轼画竹精神的继承者,说明招子庸技艺的高超,也显示了招子庸的文人画精神与苏轼等前辈的相通。

FDEC4

兰孤芳远尘、不媚不俗,竹风骨凛然,高逸有节,被誉为画中君子。招子庸尝于牍尾画竹,人谓有板桥(郑燮)风致;画兰,“几步板桥后尘”[xiv]。招子庸曾为潍县知县,郑燮亦曾为此职。招子庸一直以郑为榜样,关心民间疾苦。在任期间,他经常单骑只身下乡,了解民情,深受人民的爱戴。他为官雷厉风行,曾驱驰千里追捕巨盗,英姿勃发,人们以为他是“并州健儿”。他还严禁鸦片,深孚民望。冯询有《送招铭山之官朝城》诗赞曰:

东山偶作风尘吏,南人生有幽燕气。短衣匹马慷慨行,读书杀贼男儿事。兵刑钱谷问不知,手擒巨盗千里驰。旁人不识鲁邑宰,见君错认并州儿。曳绂依然名士服,喜时画兰怒画竹。风流为政今在兹,知君善造平安福。[xv]

清人邹县鸿在《题招子庸二马图》诗中,概括了招子庸在山东任职时慷慨侠义、为政爱民以及后来去职的一些情况:

铭山之姓世稀有,铭山之名功不朽。人语才奇貌更奇,剑仙须趁菩萨眉。喜画兰花怒画竹,比郑板桥那肯服。画罢更题诗一章,自有古法无此长。上官屈作潍夷长,未到民亏肩万两。火耗都因价银增,穷死亦弗设是想。牙角纷纷片言折,公余习射射尤绝。弹弓弹出大堂前,宿鸟惊飞胆先裂。百姓都知不爱钱,钉扁多于屋上椽。出门懒坐四人轿,争夸乘马如乘船。边防告急当去夏,非君前去谁去者?大风卷水浪掀天,又叹使船如使马。入海惟凭寸舌锋,抱头远窜窜无踪。姓名已播英吉利,祸端却为阿芙蓉。归来论勋当密保,功成转自讨烦恼……[xvi]

由上可知,招子庸的为画及其为政、为人确有追摩郑燮意。郑燮有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爱民如子的郑燮,的确是招子庸及后来官吏的榜样。招子庸“喜画兰花怒画竹,比郑板桥那肯服”,民声亦卓著。另据画史记载,招子庸儿子光岐、汝济,秉承家学,善画墨竹、兰石,人称亦板桥派也[xvii],可见郑燮的影响。招子庸去职后清贫度日,淡泊为生,人生坎坷与苏轼、郑燮有相似之处。其精神,亦与文人画家对独立和尊严的追求保持一致。

1A13E

招子庸是岭南画派和粤语文学的前导,亦是一名学养深厚的文人画家,秉承了文人画的优秀传统。他追摩山东潍县的前任郑燮,郑燮则深喜明代文人画家徐渭。徐渭(字青藤)与陈淳(字白阳)并称“青藤白阳”,其水墨大写意的技法画风,深刻影响了清代的朱耷、石涛、扬州八怪乃至后来的赵之谦、吴昌硕以及齐白石、潘天寿等人。郑燮不惜重金换取徐渭涂抹的一枚石榴,并治“青藤门下牛马走”印章钤盖。他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钩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雪积,竹之全体,在隐跃间矣。”[xviii]这些画法和精神,虽然表现不一,但都是文人画的精髓。招子庸的画作大笔淋漓,竹影疏阔,兰叶披拂,意在画外,其文人旨趣、道德精神,深受这些文人画前辈的影响,亦与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相关,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气质,至今为人敬重爱惜。

(本文原载纪德君、曾大兴主编《广府文化》第2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戏曲文体观念生成嬗变研究”(13BZW101),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岭南戏曲与岭南文化生态研究”(12YJA760077)

[i]李云谷:《招子庸粤讴事迹考》,广州市白云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白云文史》第4辑,1989年,第39页。

[ii]张志欣编著:《国家限制作品出境著名书画家图典》,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

[iii]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南海市文化艺术志》,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452页。

[iv]《广州市文物志》编委会:《广州市文物志》,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351页。

[v]李永林:《文人习画本无师:中国古代文人画教育思想述要》,《美术观察》2002年第5期。

[vi]熊雨鹃、李曲斋、龙劲风主编,广州市文史研究馆编:《羊城撷采》,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93页。

[vii]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编:《南海市文物志》,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113页。

[viii]赵亚伟主编:《峄县志》点注本 (上册),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第322页。

[ix]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州市志》卷16《文化卷》,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年,第719页;谢文勇:《广东画人录》,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133页。

[x]蔡启伦、于国俊、孙克传、吕平安、张法银选注:《蓬莱阁诗文选注》,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2-164页。

[xi]蓬莱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编:《蓬莱金石录》,济南:黄河出版社,2007年,第316页。

[xii]郭若虚著,黄苗子点校:《图画见闻志》卷1,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15页,。

[xiii]王原祁等纂辑:《佩文斋书画谱》第2册,卷16“明李日华论画”条,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第409页。

[xiv]汪兆镛:《岭南画征略》,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61、162页。

[xv]汪兆镛:《岭南画征略》,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62页。

[xvi]蓬莱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编,张永强著:《蓬莱金石录》,济南:黄河出版社,2007年,第320页。

[xvii]广东省南海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南海文史资料》第34辑,2001年,第69页;汪兆镛:《岭南画征略》,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63页。

[xviii]郑燮:《板桥题画·竹》,卞孝萱编:《郑板桥全集》,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202页。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