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府音乐与舞蹈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研究 > 广府音乐与舞蹈研究 > 正文

岭南音乐的守望者

2014-12-23 07:49:50 来源: 点击: 作者:王少明(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

岭南三大乐种作为岭南人生命的文化符码或样态,历经千百年沧桑而灵秀隽在;几随数朝代兴落而古风犹存。三大乐种宛如艺术夜空中的三颗璀璨的明星,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也映射着岭南人形上形下的生命诉求。而今,尽管有欧风西雨之嘈嘈,市场功利之嚣嚣,但它仍然本性自如,真性自见,见掘出它深厚的文化底色和含蕴。正基于此,才能以其他乐种难以比肩的卓姿腾誉蜚声于海内外,既是中华民族艺苑中独秀的根籁,也是世界乐坛上瑰丽的奇葩。

根籁也好,奇葩也罢,如果没有一批又一批艺术家用朝圣般心灵去守望,用天启般智慧去创发,用孺子牛般的精神去拓垦,或许早已消弭于历史的蛮烟瘴雨中。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黄颖仪教授,就是这批艺术家中的一个。之于岭南这片沃土,她生于斯长于斯、情于斯心于斯。那种执着、那份矜持,无不令人叹服。她成长于广东音乐世家,后又接受高等音乐教育,不仅有着岭南音乐文化的深厚积淀,亦有西方音乐文化的浸润洗礼。多年来,她既不顾音乐界声色犬马之喧嚣,也不屑娱乐噱头之鼓噪,更不耻功名利达之诱引,只对那充满根籁魅力的岭南音乐怀揣一种高度的眷注,默示一种款款的情志。由于她默默地耕耘在岭南这片肥沃的乐土上,因而可以不断地向世人呈献出她音乐艺术和学术的春华秋实。

刚刚拜读完她即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付梓的《岭南音乐——粤乐、潮乐、汉乐导论》专著,着实令我唏嘘不已。我来粤十五个年头,出于对岭南音乐的一份顾盼与神往,经常像熊猫徜徉于翠色竹林品茗竹香一般欣赏着不同乐种的作品,很多作品使人有一种“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去”(白居易)之朦胧美感。出于我对岭南音乐文化的旨趣以及对其所表现出来的“本土美学”的偏爱,不满于现有的一些专门乐种的研究,总是期待并一直在寻找着一部关于岭南乐种整体研究或叙事的著述,一口气读完黄颖仪教授的佳作,才使我初步了却多年之祈愿。

该书内容之特点,极言有三:

一是综纳的系统性。该著从三大乐种的概念的厘定到艺术特点的提炼,从历史的衍变到现状的素描,从技法演奏形式到风格特点的表现,从理论的把握到代表性作品的遴选,既有空间的立体感,亦有时间的历史感,既有个体作品的微观赏析,亦有整体层面的宏大视野。其内容的系统性朗然在目。

二是钩沉的自洽性。对于浩如烟海的岭南三大乐种如何钩沉索幽?如何厘清历史发展的脉向并且在逻辑上有自洽性说明,这是研究民族音乐的一道难题。也是关注岭南音乐的学者一直在努力欲求的。作者力求把自己对岭南音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深层感悟,籍以理性的逻辑表达,从而在其发展的历史脉向中找到一种自洽性的逻辑线路,以使自己能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更宽阔的视域。

三是集知识、教学和学术的一体性。该书作为编著,既是一本全面了解岭南三大乐种的入门知识和不可多得的教科书,也是一部具有一定学术含量的著作。它不仅给人以岭南三大乐种全面系统的知识,也使人在细心阅读后有一种理性的启导和思考,把人引向音乐文化的深度与音乐历史的苍远。

作为一位演奏家兼教育家的黄颖仪教授,不仅在舞台上以清丽优雅的形象、律动优美的乐音获得众多观众的青睐,而且在讲台上教技、授艺、传道,为人师表,培养了很多争艳于乐林的桃李。不惟如此,她亦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学者,其与音乐尤其是岭南音乐的关系,不驻足于表演与教学,而是力求在理论上提升自己对岭南音乐诠释的思想高度。她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很多见诸于专业核心期刊。尤其她对岭南音乐潜心系统展示的成果,甚至连我这个专事于理论研究的人感到汗颜。

诚望黄教授在未来的艺术和学术生涯中,尤其在使岭南音乐语境化(即民族或地域化化)和去语境化(即全球化)中更加孜然以求,启晚生以乾乾;倍当奋力不辍,照前程之煟煟。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