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府文学与语言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研究 > 广府文学与语言研究 > 正文

清代中期岭南文言小说(一)之一

2015-09-13 10:40:00 来源: 点击: 作者:耿淑艳(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清代中期,岭南渐趋安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乾隆年间,岭南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兴盛,商业繁荣,海外贸易昌盛,广州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城市。在雄厚的经济条件下,岭南教育事业也兴盛起来,各地大建书院,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岭南人文也随之兴盛,文学、书法、绘画、学术等均取得了较大成就。文学创作尤为活跃,有在全国文坛享有较高声望的冯敏昌、黎简和宋湘,有“粤东三子”张维屏、黄培香、谭敬昭,有“惠门八子”何梦瑶、罗天尺、劳孝舆、吴世忠、苏珥、陈世和、陈海六、吴秋,他们在文学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在兴盛的文化推动下,加之前代的积累,岭南小说终于进入了黄金期。第一,岭南本土小说作家异军突起,成为岭南小说创作的主力,有顺德罗天尺、东莞欧苏、番禺陈昙、阳春刘世馨、香山黄芝、潮州黄岩、庾岭劳人、安和先生、上谷氏蓉江等,这些作家多为文化素养较高的文人士大夫。

第二,小说各文体得以均衡发展,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创作均十分兴盛,文言小说有《五山志林》、《霭楼逸志》、《粤小记》、《邝斋杂记》、《粤屑》,清中期以前,岭南通俗小说创作一片空白,清中期通俗小说崛起,出现了一大批作品,有《岭南逸史》、《蜃楼志》、《警富新书》、《绣鞋记警贵新书》、《西湖小史》。

第三,小说作家关注岭南本土社会生活,通俗小说《岭南逸史》、《蜃楼志》、《西湖小史》、《警富新书》、《绣鞋记警贵新书》,皆以岭南社会生活为表现对象,文言小说出现了专记顺德、莞邑、广州等地社会生活的作品,如《五山志林》专记顺德的社会生活,《霭楼逸志》专记莞邑的社会生活,这些作品全面地表现了清中期岭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四,无论文言小说,还是通俗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对后世小说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体来说,清中期是岭南古代小说最为辉煌的时期。

第一节 岭南地方故事集

清中期,岭南经济富庶,文化兴盛,自然风物奇异,民间传说丰富,使本土作家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本土情结,他们或为了“备识乡邦轶事”,或为了“纪方隅之琐屑”,或为了“发南国之英华”,创作了一批记载粤地社会生活的文言小说集。《五山志林》专记顺德“英华”人物,《霭楼逸志》专记莞邑民间人物,《邝斋杂记》专记粤地文人士大夫,《粤小记》记广州各阶层人物,《粤屑》记粤地各阶层人物,这些小说以粤地各阶层人物为表现对象,从官僚士大夫,到士农工商,贩夫走卒,几乎无所不包,从而丰富全面地展示了粤地的历史变迁、各阶层的风貌和精神特质。这些小说在艺术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五山志林》《邝斋杂记》质朴古淡,《霭楼逸志》、《粤屑》、《粤小记》富有情感,注重人物性格,追求故事情节的复杂曲折。

一、《五山志林》

《五山志林》,罗天尺撰。罗天尺(1686-1766),广东顺德(今广东顺德)人,字履先,号石湖、百药居士。少以诗闻,体弱多病,“余年十七应府试五羊,日竟十三艺,得悸疾,掩关石湖瘿晕山房者十四年。”[1]后惠士奇手录其《荔支赋》及《珠江竹枝词》,遂有诗名,成为“惠门八子”之一。乾隆元年(1736)中举,授书于马宁、锦鲤、羊额诸塾,与当时岭南文士交往密切,声誉甚高,所居里名“石湖”,遂以为号。著有《瘿晕山房文集》、《瘿晕山房诗钞》、《瘿晕山房自镜录》、《五山志林》。

五山在顺德,包括登俊、拱北、安东、梯云、华盖,罗天尺为顺德人,故以名是书。是书成书和刊刻于乾隆辛巳(1761),当时罗天尺已有76岁高龄。

全书8卷,包括述典、识今、谈艺、传疑、阐幽、纪胜、辨物、志怪,共250余则。书中的部分内容来自弘治《顺德县志》、万历《顺德县志》、康熙《顺德县志》、《广东通志》等。雍正六年(1728),罗天尺参与修纂《大清一统志》,以多病未竟,“虽未有所撰述,而得备览其中嘉言懿行,心有所欲,辄自私录一册以归,盖亦耳所习闻,目所习见,可以传信者也。”[2]部分内容来自明清时期的笔记小说或文集,如《双槐岁钞》、《广东新语》、《觚剩》、《觚不觚录》、《皇明盛事》、《罗仙传》、《眉史》、《笔谈》等。这两部分约占全书的2/3,均是关于顺德的事件和人物,罗天尺把它们汇集起来,并以“尺曰”、“尺按”、“余谓”等形式对采录的内容加以评论,以表达观点,抒发情感。

另一部分则为罗天尺所撰,约占全书1/3左右,其自序云:“余扃斗室中……遂于邑中近事耳闻目见者,辄录投败麓中。”[3]这部分记顺德历史上和当时的遗闻轶事及荒诞怪奇之事,间及诗文考证,独创性高,具有很大的价值,其中《易谱》、《南园后五先生》、《史眉》、《论北田诗》、《昌华苑诗》、《瀛石堂集》、《一榜十八魁》、《广州志考》、《桂洲一时科甲之盛》等,或为诗文,或为考证,非小说,其它皆为轶事和志怪小说,正如伍崇曜所作跋云“类多小说家言,备识乡邦轶事。”[4]小说共80余则,现迻录如下:

卷一“述典”

桃源贼双死节 议礼廷杖二谏臣 迎宴不许谒家庙

代兄为县学生中式 谏迎生佛 出喉不即死

卷二“识今”

掷太监 礼科遗事 徐侯政绩

丙午壬辰振 淮哥丐 义仆祠

佣工尽孝 番官赠槥 黄门友谊

三松处士 无机亭 进士厚德

海盐风力 太史格言 不修塔

让产两业师 知县骡夫 妇死夫痊

节嫂 宣力南疆 白骡狷介

贫僧助赈 井底金 莲香集殉葬

义高千古 刲臂女 女智

半林遗事 孝弟忠信四弹词

卷三“谈艺”

广五子 刘才女 奇对

凤冈谑语

卷四“传疑”

谢昌死高绵国 一席三元 宝林僧自定死期

虎褥石猿 元孝后生 功名前定

志漏科名 鞫囚得治蛊方

卷五“阐幽”

张司徒 贼怜孝子 祖姑

小遇合有命 广积沙 补文康轶事

废解元 却洋舶馈 女子击登闻鼓

甘学高节 八女不溺者举乡饮 苦学竟成

脱囚得官 诗琴二僧

卷六“纪胜”

两隽甲榜 问安路 区姓加欠

五桥生五子 一母两贵子 罗坑

嘉宴重逢

卷八“志怪”

琼林鸡异 嫁殇 吹箫引凤

蕉异 雷同中式 古松自焚

酒徒死后访友 莺鸡七 飞镪

烧肉生光 潭村灾异 书三孝廉事

卢侍卫妇

(一)发顺德之英华

罗天尺对顺德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其自序云:“气盛衣冠之境,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诡制殊形,千变万状,迭见于其间。”遂作《五山志林》以“发南国之英华”[5], 因此,《五山志林》主要以顺德的英华为主人公,这些英华既包括慷慨激昂的忠臣义士,清正廉明的地方官吏,富有才华的文苑名士,还包括具有美好品格的奴仆、僧丐、妇女等下层人民,从而全面地展现了顺德乡邦的历史变迁、人物风貌和精神特质。

小说大力歌颂了挽救明王朝的忠臣义士,流露了对明王朝强烈的怀念之情。清中期的社会意识形态有了改变,汉族知识分子接受了清政权,参加科举,入仕于清,但民族意识并未销声匿迹,反而更加沉郁和浓烈,罗天尺亦如此,《桃源贼双死节》、《议礼廷杖二谏臣》、《迎宴不许谒家庙》、《出喉不即死》等,皆表达了沉郁的爱国之情。

小说表现了顺德人民忠贞不屈、慷慨豪迈的精神品质。《桃源贼双死节》写了顺德两位抗贼英雄的故事,先是顺德人梁奎判袁州,桃源贼至,将弁皆怯,梁奎挺身出战,遇害,桃源贼又至万年县,顺德人区瑞奋战,为贼掳去,贼欲降之,瑞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宁从鼠辈耶!”遂被害。《迎宴不许谒家庙》写顺德人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故事,先写父辈梁亭表知南安府,抗击李自成义军,张献忠召降,梁誓死以守,其子梁若衡守左州,抵抗清军,被杀,而孙辈梁宗典中顺治举人,迎宴日,其母以其叛节故,不令谒家庙。《出喉不即死》写顺德人黎宏业为和州刺史,张献忠攻陷和州,黎引刀自刭,喉出,未死,黎又负剑上马,继续击贼至死。这些小说皆慷慨豪迈,表现了顺德人民忠贞不屈的精神品格。

小说揭露明末政治腐败和清初统治者的狠戾暴虐,具有非常强的批判精神,但是,清中期岭南的社会环境与清前期已经不同,清王朝的统治在岭南已经得到了巩固,岭南社会较为稳定,因此,这些小说不再像《觚剩》那样寄希望于人民的反抗,而是将希望寄托于清廉、刚正、爱民的官吏。《掷太监》、《礼科遗事》、《徐侯政绩》、《三松处士》、《海盐风力》等,写顺德地方官吏不畏强权,与欺压人民的上层官吏做斗争的故事,如《海盐风力》:

梁公采山令海盐,甚有风力。己末,公车北上,晤嘉兴宦京师者,为道甚详。谓公初下车,经礼尚陈公第,有豪仆高坐不起,公停舆,立与之杖。吏曰:“尚书仆也,请宽之。”公曰:“我为彼邑父母,即主尚当礼予,况仆耶!”后陈公在就闻之,手书谢过。邑近海塘,将军旗下尝放鹰牧马于其间。一日,有旗丁失一鹰,责村民取偿,问于公。公问曰:“有几人?”曰:“八人。”立发银铛八具,命差役锁来。拒不受琐,尽县役八十,十人缚一人来。公曰:“汝何来?”曰:“查塘官。”取版验,无以应。公曰:“逃人也,今功令重辑逃人,逸之,罪在我。”置之狱,立遣典史同一弁申解抚军。时巡抚为高安朱公,大赏公风力,即移文将军。将军亦治八人罪,而嘉令不畏强御,深结纳焉。[6]

通过豪仆的嚣张和逃跑士兵对人民的蹂躏,抨击了上层统治者的对人民的期压,同时歌颂了梁采山不畏强权、敢于为民除害的精神。

小说还反映顺德下层人民的社会生活,歌颂他们诚信、孝友、忠贞、扶危济困等美好品质。如《义仆祠》写一奴仆夜行七日为主人脱祸,竟因跋涉过劳而亡;《广积沙》写奴仆广积卖豕助人赴试;《贫僧助赈》写粤中大饥,一贫僧出金七十两赈济乡里,使乡民得以保命;《井底金》写一人贫而独,却为别人保存金三十余年;《甘学高节》写甘学虽贫,却不愿结纳权贵;《女子击登闻鼓》写一女子于乱离中为家人报仇雪恨,这些小说内容虽不见得新颖,但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顺德下层人民的美好品格。

此外,还有一些志怪小说,如《琼林鸡异》、《蕉异》、《雷同中式》、《古松自焚》、《酒徒死后访友》、《飞镪》、《烧肉生光》、《潭村灾异》等,记顺德发生的荒诞怪奇之事,内容无新奇之处。

(二)艺术特色

罗天尺具有较高的艺术才华,“孝廉罗君履先,五山中之文献也。生平姱修练要,棪藻扬芬,领袖群英,楷模多士。”[7]他的小说在艺术上颇有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语言质朴古淡,情节上有的以粗线条勾勒,有的极尽曲折细致,注重通过情节、人物语言、人物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出喉不即死》、《淮哥丐》、《徐侯政绩》、《海盐风力》、《一母两贵子》、《甘学高节》等在艺术上皆为优秀之作。《淮哥丐》通过淮哥丐富有睿智的语言和异于常人的行为塑造淮哥丐卓然不群、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海盐风力》通过简练却坚毅的语言塑造梁公廉正爱民、不畏强权的清官形象;《一母两贵子》通过曲折的情节表现母亲的悲惨遭遇,《出喉不即死》写得尤为成功:

和州刺史黎宏业,字孟扩,吾邑马滘人,登天启贤书。乙亥,流寇张献忠处自庐阳屡掠其鄙,宏业具方略上道臣,不省。乃率士民垒城浚濠,除夕前一日,贼十万躏其乡,突城,宏业喋血登陴,士民咸效死。贼且去,会大雪,潜运芦中纵火,守者惊救,而贼自北门腾入矣。宏业巷战不胜,还州堂北面拜曰:“臣力竭矣。”引佩刀自刭,喉出不死,拭血书一绝云:“为官不负民,为臣不负君。忠孝诚已尽,生死安足论!”家人扶救,宏业曰:“吾固必死,不如触贼刃。”负剑上马,家丁挺击贼,毙于乱刃。宏业后还,沉眩气绝,印犹在臂。贼入署见,亦为叹息。几上惟图书数卷、请援文稿而已。[8]

此则虽短,但情节曲折紧张,由除夕御贼到雪夜遭袭,再到割喉不死、写血书,再到上马击贼、气绝而亡,这一系列情节表现了黎宏业的顽强不屈、忠贞义烈的性格,尽管情节很紧张,但作者的叙述却从容不迫,并以除夕、大雪等环境描写和充满抒情意味的血书渲染气氛,给人慷慨悲壮之感。另一优秀之作为《莺鸡七》:

顺德镇总兵沈勇者,福建诏安县人,海寇渠魁也。归顺后,以平台湾功总镇顺德,膻獭之性未改,好色嗜杀,一切海疆巡哨之事概置弗理。日以勾栏为乐。有妓名莺鸡七者,性黠慧,善伺人意,勇强夺之,尊为顺太太。七顺承意旨,倾心以事,颐指无不如意,勇益昵之,威权甚炎,顺七者宠赉有加,逆七者杀罚立见。七素在勾栏,三营将官,故所侍酒陪欢者也。一旦得志,参戎、游击以下俱用手板行属官礼,心甚不平,而九尺丈夫在矮檐下,无如何也。勇有侄倩杨某者,古处君子,勇以文移不谙,拉其举家随任顺德,分一臂之助。杨见勇作事颠倒,以平康下贱当一品诰命之呼,且家有正嫡,义理不容,时切讽之。杨妻尤巾帼中明大义者,每侍勇食,盘槅匕箸间必令七执婢妾役以辱之。勇心大恚,贼性斗发,遂率健儿数十围杨宅,缚杨夫妇,手以佩刀刃之。杨有二子,先二日,长以事归闽,其幼者甫十二龄耳,名杨四哥,勇思为芟草,并执之。四哥美丰姿,真人间宁馨也,七素爱之,酌酒谓曰:“吾将子汝,汝饮吾杯中物,毋畏也。”四哥夺其酒,连杯逆面掷之,大哭且骂曰:“汝等杀吾父母,吾生不能报,死当为厉鬼以杀之。”手探囊中钱数十枚撒地上,顾刽子曰:“孰能为儿沽冥钱鲁酒,一奠父母,乃相从地下耳。”勇格杀之,三尸皆沉碧鉴江中,时康熙壬午年八月十五日事也。越日,复敕随兵二人,星夜追杨长子,既而谓勇既杀其父母幼弟,吾辈何忍复杀之,遂从杨子遁去,勇亦不深究。[9]

此则小说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在沈勇、莺鸡七和杨某一家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沈勇好色嗜杀,莺鸡七狡黠善媚,杨某和杨妻深明大义,杨四哥宁死不屈,皆鲜明而生动,尤其是杨四哥被杀时的语言,慷慨悲壮,很好地表现了他不畏强权、不畏生死、敢于斗争的精神。

《五山志林》对后世岭南小说产生了影响,《问安路》、《一母两贵子》、《飞镪》的故事多为后世小说所沿袭,有些内容被顺德邑志所采,伍崇曜跋云:“余承修顺德邑志,于所辑《五山志林》多所掇取焉,因叹其嘉惠艺林者非浅鲜也。”[10]

[1](清)罗天尺:《五山志林》,见林子雄点校《清代广东笔记五种》,200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版,第31页。

[2]林子雄点校:《清代广东笔记五种》,第92页。

[3]林子雄点校:《清代广东笔记五种》,第31页。

[4]林子雄点校:《清代广东笔记五种》,第177页。

[5]《五山志林·序》,见《清代广东笔记五种》,第30页。

[6]林子雄点校:《清代广东笔记五种》,第64页。

[7]林子雄点校:《清代广东笔记五种》,第30页。

[8]林子雄点校:《清代广东笔记五种》,第43页。

[9]林子雄点校:《清代广东笔记五种》,第171页。

[10]林子雄点校:《清代广东笔记五种》,第177页。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