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杂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大观 > 方言杂谈 > 正文

仲有得“煲”

2012-05-09 10:23:35 来源: 点击: 作者:黄小娅

《编辑部》加编者按:1月31日羊城沧桑版刊登了《贼佬试砂煲》,介绍了粤语“煲”字,其实此字仲有得“煲”。

广州人称壁较陡直的锅作“煲”。如瓦煲、水煲、锑煲、企身煲(体形较高的沙锅)等。除了名词,“煲”还可以做动词,表示用沙锅煮。例如:煲饭、煲汤、煲腍啲(煮烂些)。

我国历代共同语字书里并无“煲”字,此字乃粤地人所创。唐朝有本书叫《北户录》,“所记皆粤南事”,其中就有“褒牛头”的详细记载:“南人取嫩牛头火上燂过(笔者注:“燂”读音同“谈”,烧热之义),复以汤毛去根再三洗了,加酒豉葱姜煮之,候熟切如手掌片大,调以苏膏椒橘之类。“

这是笔者所见到“煲”的最早出处,可见,这个词语的来源年代久远。读者或许已经注意到了“褒牛头”的“褒”与现在所用的“煲”不同,这是用了同音字(“褒”“煲”至今在广州话仍然同音),“煲”字是后来才在民间里产生出来的。

清代来粤的西方传教士编纂的广州方言词典,就收录了“煲”字,此字至晚在清代时即已流通使用。

“煲”是粤语区人的常用炊具,用以烹煮食物的不少名称都带有“煲”字。例如:羊腩煲、红烧兔肉煲等。用沙锅做好后连锅端上餐桌的是“原煲”,像原煲滑鸡饭、原煲明火老汤等。小型沙锅叫“煲仔”,如煲仔酿豆腐;用“煲仔”连饭带肉菜一起焖的饭则叫“煲仔饭”。寒冬里,行色匆匆、饥肠辘辘的上班一族,路边食档里吃上冒腾着肉香味儿的“煲仔饭”,顿时感到一种让人舒坦放松的暖意。

用“煲”构成的口语词,除了上期《贼佬试砂煲》一文所列的,还有“沙煲罂罉”(各种炊具总称)、“沙煲兄弟,同煲同捞”(同甘共苦的朋友)、“倒吊沙煲”(穷得无米下锅)、“煲电话粥”(长时间地通过电话聊天)、“煲水新闻”(与事实相悖的掺假消息)、“煲老藕”(男人为图谋钱财而跟富有的老妇人结婚)、“煲燶粥”(煮糊了粥,实际上表示的是枉费心思之义)。

“煲”的歇后语也非常生动。湿柴煲饭——暗生烟(喻指暗中结怨);“缸瓦船打老虎——尽地一煲”(孤注一掷),“煲冇米粥——水汪汪”(没有内容)。

当然,有些词语所含的“煲”并非本义。例如:“煲冬瓜”不是熬煮冬瓜,而是表示“普通话”,而香港粤语的“煲呔”指蝴蝶形状的领结,是英语bowtie的音译。

(原载《羊城晚报》2010年2月28日B4。后收录于梁力主编《羊城沧桑》(一),花城出版社,2011年)

上一篇: 响边度吖?

下一篇: 煎堆熟语

返回列表: 方言杂谈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