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文化》第二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广府文化》年刊 > 《广府文化》第二辑 > 正文

粤西傩舞的传承、创新以及文化价值研究

2021-12-19 13:12:48 来源:广府文化 第6辑 点击: 作者:金念

1A561

傩舞历史悠久,学术界一致认为其起源于原始狩猎时代的巫术,根植于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鬼崇拜等巫术意识,是古代人探索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富民强的美好祝愿。正如曲六乙在其专著指出:“傩文化是人类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借助巫术手段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索取起码的生活条件,拓展生存空间,进行两种互为关联的生产活动——物质的生产和人口的繁殖,从而展示人类早期生命的价值。”[2]从某种意义上说,傩文化及傩舞正是古人在人类智力、能力欠发达的时代,借助于宗教信仰寻求精神慰藉,积极探索人如何活着、更好地“活着”这一根本问题。本文选取了粤西傩舞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粤西傩舞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揭示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傩舞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价值实现的路径,并对如何挖掘、保护粤西傩舞艺术提出几点思考。

一、粤西傩舞的历史传承

傩文化是当前我国古老的、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生命力极其强盛的“活态”遗存文化,其包括傩舞、傩戏等。[3]其中傩舞脱胎于原始仪式舞蹈的形式,后经新石器时期,萌生于夏、商,形成于周。周代是傩舞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傩舞被纳入国家典章制度“礼”的范畴,成为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祭祀活动。

(一)粤西傩舞的发展历程

傩舞在周代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化内容,立春、立夏、立秋举行的傩舞称之为“大傩”,只有皇室贵族阶层才有资格参加;立冬季节举行的傩舞称之为“乡傩”。与此同时,傩舞已从早期含混模糊的简单概念“疫”(鬼),转变为对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国富民生等美好祝福。秦汉时期,傩舞规模、仪式都得到扩大;到唐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进一步促进傩舞的内容、阵容、种类等的发展。按照其形式、场合等,隋唐时已出现了国傩、寺院傩、民间傩、军傩、乡傩等几个主要的类型。傩舞气势更加大气磅礴,傩舞力量也更具有威慑力,这一时期也促进了傩舞从宫廷大事发展成为各地级及州县最重要的祭祀活动,并呈现出从“娱神”向“娱人”的转变。与此同时,儒释道以及民间宗教信仰与傩舞的结合,为其添加了更多的祭祀内容,尤其是两宋时期,宫廷大傩的主角已从周代傩仪主角方相氏变成了金刚力士、钟旭甲等民间传说神和佛教、道仙人物。宋元时期戏曲艺术的发展也加速了傩舞仪式的改变,梨园伶人上演傩舞中新增人物形象,极大地冲淡了宫廷傩舞严肃、庄重的宗教色彩,促使其朝着世俗化、娱乐化、艺术化方向的发展。因此,有学者提出,宋元时期傩舞的性质“已从宗教性向民俗性、娱乐性发展演变是世俗娱乐化与‘唯灵是信’信仰心态的双重体现。”[4]明清之际,宫廷傩仪式消失了,但“乡傩”仪式的民间祭礼进一步发展,而且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变成一种文化表演,并不断地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扩展,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宗教交融,丰富了傩舞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成为各地重要的民俗舞蹈。

A1CC

今天的粤西主要包括湛江、茂名、阳江几个地区,从文化区域来看,西江流域、阳江、茂名地区、雷州半岛几部分,其文化特征各有特色,但都是以土著文化为底蕴、富有地域色彩的汉文化。粤西地区形成兼具共性与个性特征的文化风格,与古代粤西地区民族迁徙、融合有直接的关系。自秦汉以来,不断有汉人迁居粤西地区,尤其是唐代闽南居民大批迁移到粤西,也有北人南来。[5]因此自秦汉以来,中原文化、吴越文化一直影响着粤西地区,《雷州府志》记载傩祭俗仪的情况:“自正月十二起,曰‘开灯’,连至十五夜……妆鬼判诸杂剧,丝竹锣鼓迭奏,游人达曙,是曰傩。城中为最,各乡圩间有之,谓之遣灾。”宋元民间,从中原、闽、浙等地区移居到粤西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也带来各地的文化,丝竹就是典型的江南地区的音乐。在长期民族融合发展中,粤西地区的土著文化逐渐与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相结合了,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粤西傩文化。

(二)粤西傩舞艺术特色

粤西傩舞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以及多种文化的洗礼,特别是其与宗教、儒释道以及民俗文化的血肉交融,形成了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特色。目前,粤西傩舞在湛江遗存的种类主要有《考兵》、《走清将》、《舞二真》、《舞六将》四种。《周礼·夏官·司马》详细描述傩舞的艺术形式: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及塘,以戈击四隅,驱方良。”[6]本节将从面具、服饰、音乐舞蹈动作等方面概括粤西傩舞艺术特色。

面具是傩舞艺术重要的表达载体。傩舞继承原始舞蹈驱鬼辟邪的功效,从这个意义来讲,面具是神在巫师身上的化身,是联系神、自然与人的中介,是祖先灵魂的附体。因此,这些面具都是经过手工艺人精心设计、雕刻,再经过彩绘、装饰而成,风格夸张,粗犷而又庄严威武。面具造型丰富多彩,兽型、象征形、写实型、民俗型,动物、图腾、神将应有尽有,与服饰、道具等共同构成了充满宗教历史文化的身体符号。

16BAB

粤西傩舞舞蹈艺术呈现出古朴、粗犷、夸张、雄壮等风格特征,具有原始生活的气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粤西傩舞多为群体性舞蹈,从2人到上百人均有,如《舞二真》是2人,《走清将》是7人,《跳花棚》从几人到上百人。其中既有领舞,也有群舞。如《走清将》有师公领舞。师公手执马鞭做“提腿扬鞭”动作,又有六雷神群舞,四方站丁步,两手于腰间,手指成“香火诀”,按节奏不停左右翻动,头随之左右摆动。二是傩舞舞者都佩戴不同的面具,随着音乐节拍起舞,通过鲜明的节奏来表现人物性格变化。三是舞蹈动律固化且动作严格。马步是粤西傩舞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动作,有“没有马步不成傩”之说;还有左右踏步、跺步、前后点步、半蹲、绕腕、摇头、拧身以及武术动作等。[7]

粤西傩舞伴奏音乐主要以打击乐为主,呈现出单一性的特征。乐器以陶鼓为主,大小圆鼓、大小锣、堂鼓、钢胆等乐器相配合,节奏旋律较为简单,有助于营造声音雄浑、激昂、威武的音响效果。此外,《考兵》与《舞二真》也会有唢呐伴奏。

1ABE5

粤西傩舞服饰也具有地域性特色。粤西地区有壮族、瑶族、越族、俚族等少数民族及汉族。壮族服饰色彩明快、艳丽,图案精美,讲究色块之间的对比,极具装饰性,头戴包巾。傩舞服饰汲取了少数民族服饰色彩艳丽、对比鲜明的特色,大多数以红、金黄、蓝系列为主,少有黑色。

如前所述,傩舞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驱邪逐疫、祈福纳吉的祭祀舞蹈活动,舞蹈程式化,舞者戴上面具化身为人与神沟通的载体,传递人们的祈求,传达神灵的旨意,浓缩了远古时代“万物有灵”的宗教思想,以及“天地人神、和谐统一”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二、粤西傩舞的创新发展

当我们用现代眼光审视傩舞这一古老舞蹈文化时,或许会显得茫然与不理解。然而,傩舞毕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存在,当今,如何在大众娱乐审美语境中创新傩舞舞蹈艺术,使其在坚守传统文化与展现现代审美之间获得平衡,成为大众喜欢的艺术形式,这才是当前傩舞创新必须解决的问题。北京舞蹈学院郭磊教授秉承原滋原味地展现傩舞文化内涵与精神态度,多年实地搜集江西南丰傩舞素材,“凭借研创舞剧的形式创造出舞剧作品《傩情》,第一次将把傩舞从民间推向舞台,使古老傩文化在当代多元的艺术语境中得以表达,带领当代人走进傩舞中人与神对话的精神世界,实现了傩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对话。”[8]“将傩的外在素材与内在精神加以整理、提炼,并融入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尤其是契合国际的审美需求来创新发展。”[9]郭磊教授在外在动作素材方面,整体上抓住傩舞动作的本质,提炼出最核心而典型的动作、赋有极强风格性动作作为一个原点,创造性地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与拼贴手段,使每一个动作都蕴含有意识的有观点的精炼、取舍、解构,在结构上定准方向,掌握动作相互之间起承转合的联系与走向,再按照现代审美思维进行重构,形成符合现代人审美、适合舞台舞蹈表达的艺术语言。郭磊教授的探索,为粤西傩舞乃至任何民间舞蹈提供了借鉴。

10C74

现存粤西傩舞主要有《走清将》、《舞二真》、《考兵》等等,均有典型的动作姿势,如《走清将》领舞者手挥马鞭“提腿扬鞭”的动作;群舞者丁字步、“香火决”手指动作以及左右摆动的头部动作;“傩公傩婆”和蔼可亲、摇头晃脑的颤步等等;《舞二真》“提右腿左移步”和“左右转身步”;《考兵》“前弓步”向前迈进三步,然后“碎步”往后急退等等,都是其典型的具有傩舞祭祀仪式特征的舞蹈动作姿势,这些都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继承。但继承并不等于是简单的照搬,而是要运用现代艺术审美思维进行创新。我们借鉴郭教授后现代主义解构与拼贴的表现手段,用自己的身体感受粤西傩舞每一个动作的要领,以及动作与动作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明晰整体舞蹈动作的轨迹:头部——上肢——下肢——躯干逐一分析中找到规律,对其进行合理解构,确定每一个动作的幅度大小及与其他肢体动作之间的配合。

在傩舞外在素材——动作的继承与创新之外,其内在精神意蕴的表达也是傩舞创新的重要内容。傩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如何在有限的时空舞台上展现这一古老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当前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中西文化碰撞、文化交融已是常态,如何坚守民族文化阵地,是当前文艺工作的重要责任。基于此,本文认为粤西傩舞的创新,要基于多元文化的视角,抓住民族民间舞创作的文化原点——傩文化,紧紧围绕傩文化的神秘艺术特色,实现粤西傩舞时空转换:从生活中仪式转变为舞台艺术,为观众营造出神游的氛围,带领观众一起进入人神对话的精神世界,品味傩舞的文化审美与精神启示。如原始粤西傩舞《走清将》有三个表演程序:一是设坛。举行“请将练兵”仪式;二是舞傩。在农户庭院中设坛迎神;三是退兵钉柴符。每一个程序时间、地点、空间之间都在变换,且都具有固定的祭祀仪式,如在设坛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即烧香点炮以鸡血酒祭宗敬祖。由于舞台动作有特殊的要求,只能对该情节进行删减、提炼动作意象,以突出整体傩舞文化,并借助现代舞蹈设计、舞美艺术等以增强傩舞舞蹈艺术的视觉表现。

由此可见,对原生态舞蹈典型动作的解构并不是一种破坏,也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拼贴,而是在历史继承中融入现代审美意识,使其既保留了原滋原味的内蕴与风貌,又契合当代欣赏者的审美趣味。

三、粤西傩舞文化价值的当代思考

141AA


如何在当代社会语境中挖掘、保护傩舞的文化价值,继续发挥其社会功能,培养大众向上向善的精神信仰,是当前傩舞舞蹈创新的重要意义所在。

(一)粤西傩舞文化内涵:多元化的民间信仰

1.原始宗教

傩舞蕴含原始宗教文化内涵:一是图腾崇拜与自然崇拜。远古时期,人们面对不可认知、强大的自然充满了恐惧与敬畏,为祈求自然的眷顾、垂怜,将日、月、雷、电等各种自然现象以及虎、鹿等图腾都视为崇拜的对象;二是祖先崇拜、鬼神崇拜。万物有灵论使人们相信生活中灵魂的存在,祖先、鬼神乃至英雄的灵魂永远存在于后代的心中,人们通过祭祀祖先、神鬼来实现心灵的安慰和取得信心。而且祖先或英雄崇拜主要是拜祭血缘相近和有功绩的英雄与祖先,血缘关系成为一种群体的共识,因而傩事活动中的祭祀傩公、傩母,实际上是儒家思想体系形成之前一种社会群体意识的产物。[10]

2.儒释道的影响

儒释道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以礼、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就被历代统治者重视,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因此无论民间文化还是官方思想都受其影响。西周时傩文化已被列入国家礼仪文化之中,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一部分。隋唐到两宋时期,虽然民间出现丰富多彩的傩文化,但依旧是国家定期举行的礼仪活动,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傩礼,除了驱邪逐鬼之目的外,也注重团结、友好、正义、仁爱、孝亲、文明、勤劳等思想的教育,而这些正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粤西傩舞在诞生之际就与继承巫术、成仙之术以及先秦“阴阳说”的道教紧密相连,如《走清将》五行、五方理念就源自于道教教义,“东、西、南、北、中”五雷神与“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观念相契合,面具颜色也是红、黄、蓝、白、黑五色。傩舞的经文有不少出自道教经文,还有“真武堂”、“雷祖祠”等道观。佛教虽是外来文化,但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形成了“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佛教的因果修行、来世等观念以及普渡众生的风俗与信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与思维模式。在今天遗存的傩文化庙堂建筑中,既有孔子的塑像、道教神祇,也有释迦牟尼佛。

213B1

(二)粤西傩舞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从对生存、生命的关注指向精神信仰

粤西傩舞诞生之初,借助于巫术方式向强大的自然祈求人类的生存空间,通过面具这一载体以及神灵附体的中介身体——巫师,来与世界万物进行沟通,传达神灵的旨意,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存问题的高度关注。人们用隆重的礼节、虔诚的心态敬奉、祭祀人类的神灵,祈求神灵给人类带来幸福吉祥,保佑人类能够绵延不断地繁衍,在这一过程中傩舞已变成一种精神信仰。当然,随着神灵观念的拓展以及儒释道文化的融入与影响,人们也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圣人等,傩舞也从早期的驱鬼逐疫功能发展为祭祀、祈福、许愿等包括多种功能共存的傩舞文化。因此,笔者认为粤西傩舞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是从对生存、生命的关注最终指向了精神信仰。

(三)当代粤西傩舞文化价值的挖掘与保护

博大精深的傩舞艺术与与生俱来的宗教信仰力量,在今天的粤西地区依旧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在调研雷州松竹镇的傩仪时,当地人员说:“经常开展傩活动的村里关系十分和谐友善、知礼守法;而只有傩面具却未举办傩舞文化活动的乡镇,经常出现村民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可见,傩舞文化意识形态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效。那么,如何挖掘、保护才能有效地发挥其文化价值,使粤西傩舞文化真正走进大众的视野?我们认为,首先应该了解其历史文化的传承、当代创新发展的进程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分析粤西傩舞文化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是如何将民间的傩舞祭祀舞蹈从特殊的场景转移到舞台创作环境中。如何确保这一转换传承傩舞舞蹈形式与内容的原滋原味?第二,傩舞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文化洗礼,建构了独特的文化意识形态,那么现代人的意识形态中是否与傩舞文化有共通之处?第三,粤西地区的百姓们依然热情参与傩舞活动,他们的心理如何沉淀如何思想?这些思想如何融入当代傩舞舞蹈艺术的创作中?只有回答了这几个问题,当代傩舞艺术宣传者、创作者才能把握傩文化的核心,创新傩舞艺术,将其融入大众生活之中。

当今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文化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逐渐消失,似乎已成为一种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下雨、打雷、刮风等现象,不再相信雷神、风神等的存在,而傩舞中的驱鬼逐疫、除灾呈祥的功能便失去了作用;过去民众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很多青年乡民进入城市,甚至不少青年不再相信傩舞文化而拒绝学习,加上傩舞老艺人的相继离世,造成了傩舞继承人的断裂。因此,国家、当地政府应该尽快组织专家学者整理、搜集、研究粤西傩舞舞蹈艺术的各种文化载体,面具、服饰、道具人像、彩绘、音乐、舞蹈、经文等等都应成立专门的博物馆,并录制纪录片等供人们欣赏。同时,投入资金用来恢复与傩舞相关的庙宇建筑,培养接班人,扩大继承人培养方式,突破传统家族式传承,将傩舞纳入学校、社区乃至推广到全国,吸引对傩舞有兴趣的人群整理、完善、恢复傩舞生存发展的生存空间、文化空间、物质空间,并在这一过程中提炼傩舞艺术的文化意象,将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搬至舞台之上,使得更多的人都能欣赏到传统粤西傩舞的艺术审美形态。

41E4F

目前,地方政府开发传统文化发展地方文化产业时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轻视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有些地方甚至分不清民间信仰与封建迷信,如文化大革命时期批斗巫师、道公,摧毁寺庙、道观、宗祠等,侵害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如此惨痛的历史教训警醒着我们:只有尊重传统文化主体,才能使其发挥价值。粤西傩舞艺术是一种多教合一的民间信仰文化,以祭祀、祈福等为主要,蕴藏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审美,指引人们团结友善、勤劳勇敢、文明礼仪等等,我们不应该一味按照当代审美及政府意图去刻意改变其审美形态。奥斯曼曾言:“文化记忆是一个集体概念,即借助一个社会的互动框架指导所有的行为和经验的知识,一代代都在重复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地获得的知识。”[11]粤西地区百姓每年定期举行的傩舞艺术活动,已成为一种集体文化,一种文化记忆,在世世代代的傩舞舞蹈中传递着信仰文化、精神知识,指引了一代代人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本文为2016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粤西傩舞的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201610513)的研究成果。

[2]曲六乙、钱茀:《中国傩文化通论》,(台北)学生书局2003年版,第24页。

[3]曲六乙:《中国各民族傩戏的分类、特征及其“活化石”价值》,贵州省民委教处主编:《中国傩文化论文选》,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4]高波:《傩舞的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兰台世界》2009年第19期。

[5]高焕:《20世纪80年代以来粤西地区民族研究现状及思考》,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版,第39-43页。

[6]祝宇,庞德宣:《湛江傩舞》,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7]潘多玲:《粤西傩舞考略》,《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8]刘正刚张文杰:《明清以后广东北江茶文化研究》,《岭南文史》2016年第2期。

[9]曾婕:《走近“傩·情”走近傩舞》,《舞蹈》2016年第4期。

[10]柯琳:《傩文化合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11]Jan Assmann,”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eal Identity”, New German Critique, No,65,Cultural History/Cultural Studies.(Spring-Summer,1935),p125-133.

(本文原载纪德君、曾大兴主编《广府文化》(第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