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文化》第二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广府文化》年刊 > 《广府文化》第二辑 > 正文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化水族舞更名的思考

2015-10-14 17:34:59 来源: 点击: 作者:王瑾(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从化水族舞,原名舞鲤鱼、鲤鱼舞、鱼灯舞。2009年3月,从化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从化水族舞”之名进行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项目的申报工作,并成功入选广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传统舞蹈类,2012年6月,黎锐培被确定为从化水族舞广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从化鲤鱼舞大概是在清嘉庆年间孕育形成,清朝康熙年间,从化知县郭遇熙撰写《从风录》二卷,收录了40多篇反映从化风情的文章和诗赋,指出从化县民间文艺有舞鲤鱼活动,这是目前发现的从化舞鲤鱼资料的最早记录。之后该活动流传坊间200余年,1942年日军侵占从化而停止,1981年恢复,现成为从化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常在春节、元宵节及庆祝集会时组队演出。

对于这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民间文化项目,从现有的图片、文字资料来看,在2009年之前,无论是方志、年鉴、百科全书,还是演出图照、采访报导,该活动都是以舞鲤鱼或鲤鱼舞命名。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舞鲤鱼更名为从化水族舞,更多的是为了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需要。早在2007年,潮州舞鲤鱼已成功申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化舞鲤鱼因表演时以鲤鱼为主外,还有虾、蟹、蚌等其它水族造型,故更名为水族舞。而水族舞在山东东南沿海一带盛行,如山东日照小海村、王家村、刘家湾等地,其表演形式与舞鲤鱼截然不同,类似于“秧歌”、“高跷”之类。故以从化水族舞区别于山东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族舞。这种更名其实破坏了从化舞鲤鱼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舞鲤鱼的实际演出情形与水族舞之名也不相符。

首先,从化舞鲤鱼发源于草塘村,这与草塘村的名字与地形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草塘村不仅有“草”有“塘”,最合适鲤鱼生长,还因为这条村的地形恰好就是一条鲤鱼的形状。水族舞第一代传承人黎镜泉高中秀才,对当时“舞鲤鱼(水族舞)”就做了最好的描述,在自村祠堂门前就题了两幅对联,一是“草泽鲤鱼登一级,塘池鱼跃浪千层”,二是“鲤跃喜从春鼓浪,鱼游初化夜登门”。这两幅对联将“草塘”、“鲤鱼”二词嵌入,蕴含着鲤鱼舞和草塘村的渊源,成为从化舞鲤鱼表演时必不可少的招牌,一直延续到今天,“从化草塘鲤鱼”六个大字在演出时一定要挂在场地上的。

其次,从化舞鲤鱼不仅源于草塘村形似鲤鱼,更因为鲤鱼最为鱼之主、鱼之贵者,在信仰上是兆吉之物,尤其是鲤鱼的繁殖能力强,又喜欢偕游,所以鲤鱼和娶妻经常联系起来,表达男女合欢、人丁兴旺之意。《诗经·衡门》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舫?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意思是吃鱼何必一定要黄河的舫、鲤等名贵品种呢?娶妻又何必非要齐姜、宋子等王侯官宦之女呢?草塘村民希望舞鲤鱼会带来人丁兴旺、富贵吉祥,因此成年男子相约以竹篾编织、沙纸糊成小鲤鱼,腹内置红烛,农历正月初三晚在村前后舞动。自此约定每年春节初一至初三,全村男子在家编织鲤鱼,初三晚至元宵节晚上起舞,此活动逐步扩至县内各乡。每年春节的舞鲤鱼,成为草塘村民炫耀自家男丁的盛会,因为各家每年春节出来表演的鲤鱼条数,与其男丁数一致,若有户人家某年的集会少了一只鲤鱼的表演,则意味着该家一名男丁的亡殁。二百多年以来,从化从族舞一直作为男性表演的舞蹈,显示着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美好寄托。

第三,在中国的文字中,“鲤”、“利”谐音,取得财、利之意,“鱼”、“余”音同,取年年有余之意,“利”和“余”是农耕民族的理想所在。不仅如此,各朝代又赋予鲤鱼丰富的含义:《风俗通》曾记孔子为子取名“鲤”,字“伯鱼”,唐朝法律明确规定不得捕杀食用鲤鱼,因为“鲤为李也。”理学家推崇的“二十四孝——卧冰求鲤”则被人们注入了更多的人伦色彩。可见鲤鱼并非简单的盘中之物,其上跃龙门,下传尺素,有金玉(鱼)满堂、年年有余(鱼)的寄托,也有富裕、吉祥、幸运等美好寓意。因此唐宋时期鲤鱼舞在广东民间就开始出现了,后来广泛地分布在广东各地,构成了广东特有的民俗文化。根据《中华舞蹈志广东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出版)的不完全统计,潮州,汕头的潮阳、南澳、澄海,韶关的乳源、翁源、新丰,河源的龙川、和平、连平,梅州的大埔,汕尾的陆丰,惠州的平海,肇庆的封开等等,都是鲤鱼舞广泛流传的地区。虽然每个地方的鲤鱼舞在道具、演出人数、舞蹈套数、伴奏音乐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作为广东传统动物舞蹈的一个有机构成,其差异正体现了广东鲤鱼舞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化的鲤鱼舞应该是广东鲤鱼舞的一个有机构成。

最后,从鲤鱼舞的表演内容与形式来看也与水族舞名称不相符合。从化水族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是在夜晚乡间的田埂上欢庆,各家的男丁们举着竹编纸糊的鲤鱼,鱼腹内安上点燃的蜡烛使之透亮。随着锣鼓的敲响,游走于村里的各条田埂上,所以鲤鱼舞又称鱼灯舞。后来随着鲤鱼舞舞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其不再被简单地视为群众自发的一种祈福、娱乐活动,而是渐渐地被纳入民间祠庙祭祀的范畴。整个活动的进行有序地围绕着拜祭的仪式展开,发展为祠堂(广场)白天演出阶段。根据《广州百科全书》介绍,鲤鱼舞的广场演出阶段基本阵容是鲤鱼32条,鳌鱼2条,虾4只,蟹2只,蚌2只,舞式有跳龙门、争上游、群鱼戏水等。第三个阶段是舞台演出时期,由于群众的智慧和民间艺人的探索,从化水族舞在演出形式、道具制作等方面日臻完善,形成以“鱼游春水”、“鱼跃龙门”、“鱼虾嬉戏”、“鱼乐升平”为主体的四个乐章的舞台表演。从三个阶段的具体表演来看,鲤鱼为主体,鳌鱼为核心,所有的演出都是围绕着鱼群展开的,其它虾、蟹只是点缀其间而已,这明显与山东水族舞庆贺赶海归来的丰收舞不同。

在从化民众和对从化有所了解的人群中,更多人熟悉的是水族舞的另一个名字——舞鲤鱼。对于这一民间传统艺术的改名,喜爱舞鲤鱼的从化人深感遗憾。因为这一个陌生的名字让本已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更加拉大了和普通民众的距离。虽然随着从化水族舞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成功,该活动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宣传和推广,这个新的名字也被许多人所熟知。但从其产生的根源及传统文化意蕴方面而言,舞鲤鱼这一名字更能体现其精髓,更接近广东鲤鱼舞的特征,是广东民间鲤鱼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更名是对从化鲤鱼舞历史的一种篡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一种不良倾向。

(王瑾,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广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电话:020-39339403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技术支持: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访问量: